月经前流鼻血_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


月经前流鼻血_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导读: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有些年轻的女性在月经前几天会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吐血 , 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 。
中医学认为,倒经主要由于血热气逆,经血不从冲脉下行反而上溢所致 。而血之所以热 , 气之所以逆,又与肝经郁热、肺肾阴虚等因素有关 。例如 , 平时性情急躁 , 爱生闷气,以致肝气郁结,气机不顺 , 肝火内盛,或素常体弱阴虚,又加忧愁不解 , 思虑过度,以致心火亢盛,或平时过食椒姜辛辣之品 , 郁热内积,热伤其血,则血逆上行 。当月经将来或已行的时候,内热迫使经血上逆,就会发生倒经 。
中医中药治疗倒经症有明显的疗效,可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施方 。当鼻出血或吐血较多时,当务之急是止血,可采用下列措施:
1、冷敷止血 。即让病人取坐位,头后仰 , 将冷水毛巾敷于前额 。并用干净棉花浸透冷水,敷于鼻梁骨上,上齐双目,下齐鼻尖 。
2、压迫止血 。即甩手指分别压迫两侧迎香穴(鼻翅旁开二-分凹陷处),同时将大蒜捣成泥,敷于两足心 。
3、药物止血 。可用白茅根60克 , 小蓟50克,灶心土(打碎)20克,煎汤服 。也可用鲜生地50克,鲜藕两节(洗净)一齐捣烂,挤汁服 。
倒经症止血后 , 平素常以调经来达到治本的目的 。应按“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分型论治 。
肝经郁火型患者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多色红 。平素心烦易怒,两肋胀痛 , 口苦咽干,尿黄便结,月经可提前 , 量少或不行,舌红苔黄 , 脉弦数 。宜用清肝引经汤来疏肝清热、降逆止血 。
肺肾阴虚型患者经期或经后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红 。平素可见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咳嗽咽干,月经多见先期量少,舌红或绛色,苔花剥落或无苔,脉细数 。宜用顺经汤滋阴清火,引血下行 。
患倒经症的女青年,平时要注意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在月经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忌服椒姜辛热之品,再对症治疗 , 倒经症能够治愈 。
月经期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该怎么办
月经期间流鼻血或者吐血,中医称之为经行吐衄,又叫逆经,这种现象多在月经前的1、2天后月经经期出血,而有些人在月经后出现 , 但是,这种流鼻血和吐血现象并不是真正的月经倒行,而是经血不从冲脉而下,反因肝火上逆,或血热伤络所致,这些症状出现后 , 以后则会出现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甚至是停经的现象 。
1、血热
病因:平时喜欢吃辛辣的食物,导致肠胃积热 , 迫血妄行 。
症状:唇部红干燥干裂、便秘、心烦口渴、舌苔黄有刺、舌质绛
治疗:凉血清热
偏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大竹叶9克、生石膏30克、麦冬9克、生甘草6克、丹皮9克、牛膝9克、知母9克、瓜蒌12克 。
方解:本方一竹叶清热解除烦,石膏泻火 , 生甘草清热和中,麦冬养阴,丹皮凉血中伏火 , 瓜蒌清热润燥,知母清热除烦 , 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 。
按语:此证由于血热,故以凉血清热之法,使血从下行,则不致上逆而为患 。
2、肝火
病因:怒气伤肝、肝火冲动,阳络受伤,于是血从外溢,出现流鼻血现象 。
症状:头晕头痛、口苦、口渴、心烦易怒、舌苔黄、容易脸红 。
治疗:平肝泻火
偏方:黄连解毒汤
黄连3克、黄柏9克、黄岑6克、龙胆草3克、菊花6克、黑山栀9克、生甘草6克、牛膝9克 。
方解:本方以三黄(黄连、黄柏、黄岑)泻三焦实热,黑山栀苦寒泄热,龙胆草泻肝胆火,菊花清肝经风热,生甘草清热和中,牛膝引药下行 。
【月经前流鼻血_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按语:此证由于肝火上亢,故以平肝泻火为主,当偏于苦寒,故加甘草以和中 , 使肝平火降,则血不致上逆 。

月经前流鼻血_月经前流鼻血什么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