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临床表现及治疗


风湿热临床表现及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风湿热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 , 舞蹈征;治疗主要结合中西医治疗 。……
风湿热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 。以心脏、关节和皮肤等受累最为显著,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风湿热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最后可损害心脏,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热好发于气候寒冷和潮湿地区,多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寒冷季节发病串较高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 。
[临床表现]
1.发热:常呈中等不规则发热、往往伴大量出汗 。
2.关节炎:典型者呈游走性、对称性的大关节炎,常累及肩、肘、腕、髋、膝、踝等处 。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但炎症消退后关节不遗留永久性畸形 。
3.心脏炎: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及心外膜炎 。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脏增大,第一心音减弱,重者可伴有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力衰弱 。
4.皮下小结:呈豌豆大小的结节、质硬、不痛 。
5.环形红斑:为风湿病变侵及皮肤的结果,多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部位 。
6 , 舞蹈症: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无目的且不协调的动作,表明风湿炎症累及了中枢神经系统 。
[诊断]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可增高 。
2.血沉:大多明显增快 。
3.c反应蛋白,多呈阳性 。
4,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增高 。
以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症为主要表现,而发热、关节疼痛、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等为次要表现 。如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再有两个主要表现或一个主要表现及两个次要表现,即可诊断 。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链球菌感染: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 , 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 。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每次o.258,每日4次 。(2)抗风湿治疗:阿司匹林,每日3.O—5.0e , 分3次口服 。症状控制后,逐渐减至维持量,共用6-12周 。也可使用水杨酸钠、消炎痛、布洛芬等 。
(3)皮质激素:强的松,每日30—40mg,每3次口服 。病情控制后逐步减量,以卜10叩为维持量,总疗程2-3月 。
2,中医药治疗
(1)湿热塞滞:关节红肿疼痛,身热不扬,口渴多汗,头胀如裹 , 舌苔黄腻,脉濡敷 。
治法:利湿清热 。
方药:慧米、桑枝各30克 , 防己、连翘各15克 , 知母、黄柏、茯苓、苍术各10克,生甘草6克 。
【风湿热临床表现及治疗】(2)热邪炽盛:关节疼痛红肿,发热恶风,烦闷不安,汗多尿少 , 苔黄且燥,脉数 。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 。
方药:生石膏40克,知母、黄柏、粳米各12克 , 山栀、黄芩、秦艽、麦冬各lo克,桑枝、忍冬蘑各15克,桂枝、甘草各5克 。
(3)寒湿凝滞:关节肿胀疼痛,遇寒加剧,低热或不发热,久病不愈,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潘迟 。治法:散寒除湿 。
方药:鸡血藤、海风藤、桑枝各30克,羌活、独活、当归、赤芍各10克,秦艽、桂枝、川芎各8克 。
(4)气阴两虚:关节疼痛隐隐 , 轻微肿胀,心悸气短,胸闷不舒 , 失眠自汗,舌胖质红、苔白 , 脉数 。
治法:益气养阴,利湿通络 。
方药:丹参、薏米、党参、防己各15克,麦冬、五味子、白术、木皿、秦艽、当归、威灵仙各10克,生甘草6克 。
[预防与调养]
1,加强锻炼,增加防病能力 。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寒着凉 。
2.对急性链球菌感染性疾?。?如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应及时
彻底治疗 。已患风湿热者,应预防再次感染链球菌,可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每月肌注1次,连续5年 。
3.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直到症状完全消失为止 。
4.宜进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发热时应多饮水,但有心脏病者应控制食盐摄人量

风湿热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