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1.休息时心率2.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3.乏氏动作反应指数4.立卧位时每分钟心率差5.站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心搏R—R间期比值6.体位性低血压试验……
1.休息时心率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休息时心率多大于90次/分 。
2.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 。病人平卧位 , 先训练每分钟深呼吸六次,记录Ⅱ导联心电图上单次深吸及深呼时最大与最小的心搏间距(R—R间期) , 分别计算深呼及深吸时每分钟心率的差(呼吸差),正常人50岁以下呼吸差大于15次/分,50~60岁大于10~15次/分 , 若小于10次 /分为异常 。
3.乏氏动作反应指数 。嘱病人深吸气后掩鼻闭口用力作呼气动作,即乏氏动作15秒,然后放松自然呼气10秒,同时记录心电图,测定在乏氏动作后最大的R—R间期与乏氏动作时最小的R—R间期的比值,为乏氏动作反应指数 。正常人应大于或等于1.21,若小于或等于1.10为异常 。
4.立卧位时每分钟心率差 。记录平卧位Ⅱ导联心电图后,于5秒钟内迅速立起,并继续记录心电图 。测定立位时与卧位时R—R间期,计算出立位与卧位时每分钟心率之差(立卧差) 。正常大于15次/分,若小于15次/分为异常 。
5.站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心搏R—R间期比值(30/15比值) 。正常人30/15比值大于或等于1.03,若小于1.03为异常 。
6.体位性低血压试验 。从卧位起立前后测血压差,可反映心血管系交感神经功能,已如前述 。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上述指标中以呼吸差、立卧差 , 乏氏动作反应指数及30/15比值较敏感 。凡6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若静息卧位心率大于90次/分、呼吸差小于10次/分,立卧差小于15次/分、乏氏动作反应指数小于1.21,30/15比值小于1.03,结合临床可考虑糖尿病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损伤 。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