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精神障碍


反应性精神障碍

文章插图
导读: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主要由于突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 。传统精神病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 。……
一、定义和概述
这是指主要由于突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 。传统精神病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 。
这类疾病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病前有明确的精神创伤或应激性生活事件,起病常比较急骤,经过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恢复健康 , 预后良好 。如果无精神打击,不会再度复发 , 达到终身痊愈的满意疗效 。一般视为"良性心理疾病" 。
人们常误认为一切精神疾病都是由精神刺激诱发的,没有精神刺激因素不会得病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严格地讲,大多数精神疾病并非由精神创伤作为病因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诱发因素或促发因素 。真正由精神创伤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疾病就是反应性精神障碍 。所谓"反应性" , 是指对不良心理社会因素(通常指应激强度大、频度高和时限长的)作用下引致的精神障碍 。典型例子就是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所描述的范进中举后的精神病态 。
本病是一组由应激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般来说,决定精神障碍的发生、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三:①生活事件和处境;②文化背景;③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和生活信念 。本病不包括神经症、心身疾病和性心理障碍,亦必须排除器质性、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
二、临床表现
(一)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典型特征
典型的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反应性精神病,有以下疾病特征:
1.一定存在明确的精神应激的不良生活事件,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性 。即直接精神创伤因素作用下导致精神障碍 。临床观察表明,精神创伤事件为强度较大或持久积累的生活事件 。患者内在心理素质、心理缺陷或神经类型敏感者是致病的基础和重要的内在因素 。

2.症状表现常反映患者的心理矛盾和精神创伤的内容 。如果深入分析患者的症状具有可理解性 。围绕患者的心理创伤的背景,常可体验到患者内心苦痛和矛盾冲突 。
3.消除精神创伤 , 及时治疗或适当处理,一般就能较迅速地恢复健康 。
4.恢复比较完全,很少遗留后遗症 。如无重大精神创伤、无复发之虑 。绝大多数病人无既往史,为首次发?。?病愈后终身安康无恙,预后良好 。
5.临床症状可达到精神病的严重程度,但症状本身缺乏特异性,可能有幻觉、 妄想、意识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等多种形式 。
(二)常见亚型的临床表现
(1)反应性意识障碍 。本型常急骤发?。?在急剧而严重的精神创伤下发作 。意识障碍形式有神游样反应、朦胧状态、恍惚茫然或呈"情感休克"状态 。深入检查,有与恐惧和痛苦境遇有关的情感体验,常伴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行为无法自控,失去协调性 , 可能是无意识的 。可伴有幻觉或妄想,以片断非系统性为主 。本型病程短暂,仅持续数天 。
(2)反应性抑郁状态 。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后持续地情绪低落;精神活动抑制,常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患者缺乏兴趣、活力和愉快感 。本型常在持续长期的精神创伤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症状带有反应性抑郁症的特征 , 有时临床上难以鉴别 。本型病前性格常以懦弱、内向、悲观、无力性格缺陷为主 。
(3)反应性兴奋状态 。此型较少见,常在急性较强烈精神创下发生,也可在长期精神创伤背景下,由于一个偶然刺激而促发 。发病多急骤 , 受刺激后突然兴奋骚动、哭喊吵闹、狂歌乱笑、胡言乱语,可伴幻觉和错觉 。症状可类似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或躁狂发作 。但是症状表现的内容常围绕精神创伤(看到刺激物可使症状加重),症状带有可理解性特点 。少数病人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
(4)反应性偏执状态 。又名"心因性妄想症" 。亦是常见的临床类型 , 以持久精神刺激和较缓慢的病程为多见 。病前人格可有偏执性格缺陷 。年龄偏大,30~40岁以后发病 。对人不信任、多疑、敏感、固执己见,有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 。妄想内容比较接近现实 , 可有精神刺激所致的不安全感和创伤性情绪体验,妄想对象较为局限、固定、不泛化 。少数有听幻觉 。情感反应多数较好,与环境或患者的心境相协调 。病程较长,预后良好 。
(5)拘禁性精神障碍 。这是指在拘禁关押期间发生的反应性精神障碍类型,过去称为"拘禁性精神病" 。除了发病的特殊环境外,临床表现符合本病的一般特征 。
三、防治措施
本病是一种由精神刺激引发的精神障碍 。因此,心病要用心药医 。首先应该消除应激性心因性刺激源,必要时改变环境和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 。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治疗,是本病的重要防治措施 。心理治疗方法很多 , 原则上都可应用,关键在于患者是否对医生高度信任和认真配合、接受 。
抗抑郁药物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增强信心、缩短病程、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 不可偏废 。疾病康复后,必须注意增强患者的精神卫生水平,纠正心理缺陷,改变片面的认知方法,预防再度发作 。
【反应性精神障碍】 (实习编辑:魏文巧)

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