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文章插图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1、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金银花味甘,性寒,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 。金银花和菊花的性味有点相似,但它有更好的解毒作用 。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用金银花煎水代茶喝,不消一日,症状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
生姜(价格)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 。陈皮(价格)味辛、苦,性温,有理气、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 。老是咳嗽,痰液稀白稀白的,用陈皮泡水喝也是很有化痰止咳作用的 。山药长于养阴,对于更年期妇女以脾肾阴虚为主者,服用后可以缓解潮热、心慌等症状 。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2、发热产生的原因
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内生致热原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等 。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 。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
3、发热如何诊断
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和反复发热(周期热) 。一般认为急性发热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肿瘤、血管-结缔组织病 。这三类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 。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占多数,以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脓肿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为多见 。结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结核远多于肺结核 。恶性肿瘤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依次为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和各种实质性肿瘤,在原因不明发热中所占比例较既往增高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原则是对临床资料要综合分析,判断热程长短对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治疗发热的食疗偏方
1、配方:葱白1 段(留根须)、生姜2片(带皮)、淡豆豉(药店买)5 克 。用量: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 。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 。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 。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具体方法:葱白切成3厘米长短的一小段,鲜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薄厚的2片,放5 克淡豆豉,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 。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
2、配方:菊花6克、薄荷6克、淡豆豉5克 。用量: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 。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 。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 。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具体方法:菊花、薄荷、淡豆豉用水煮,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 。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

治疗发热的穴位
1、清肺经,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一般推100~300次 。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以旋推或反向直推为补,称补肺经 。补肺经能补益肺气 。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 。汗出气短等肺经虚寒证 。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
2、推天河水,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 。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
3、按合谷穴,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