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胆管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文章插图

胆管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1、胆管息肉的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上腹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如刀绞一般,可见是十分痛苦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这样的,有些人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去做身体检查才会发现 。
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胆囊息肉患者还会感觉肚子胀气,从而导致自己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吃什么东西都不容易消化,这些时候就不能吃太硬的食物了 。
另外胆囊息肉还会诱发自己原来就有的一些内科疾病,最为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是会加重病情的,死亡率极高 。
一些严重的胆囊息肉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有肿瘤了,肿瘤压迫着胆囊使他们感到十分痛苦,而且胆囊癌是不可能治愈的,只能控制病情,延缓生命了 。
2、胆管息肉如何治疗
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
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瘤亡蒂落”,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
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 。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
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是有效的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纠正机体失衡状态,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 。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 。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着,一般1-3个月可痊愈 。
3、胆管息肉的治疗中药方
3.1、双花连胆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早8点,下午2点,晚10点),疗程为30天 。
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
3.2、乌僵薏柴汤
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
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
胆管息肉如何饮食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
4、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
5、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

胆管息肉要注意什么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
2、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
3、低胆固醇饮食
【胆管息肉的症状及治疗】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

胆管息肉的症状及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