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


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

文章插图

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
1、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是苯扎溴铵溶液
1.1、用法用量:创面消毒用0.01%溶液,皮肤及粘膜消毒用0.1%溶液,手术前洗手用0.05%~ 0.1%溶液浸泡5分钟;手术器械消毒用0.1%溶液煮沸15分钟,再浸泡30分钟;0.005%以下溶液作膀胱和尿道灌洗;0.0025%溶液作膀胱保留液 。
1.2、化学成分:苯扎溴铵
1.3、不良反应:曾报道引起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视力减退、接触性皮炎,也有报道3%溶液 灌肠数分钟后引起恶心、冷汗终致死亡 。用作阴道冲洗亦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死亡显着降低 。
1.4、注意事项:
1.4.1、禁止与肥皂及盐类消毒药合用 。不宜用于膀胱镜、眼科器械及合成橡胶制品 的消毒 。
1.4.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1.4.3、药物过量:可引起死亡 。
2、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是生理氯化钠溶液
2.1、用法用量:冲洗及预充用,用量遵医嘱 。
2.2、化学成分:氯化钠
2.3、注意事项:
【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2.3.1、使用前仔细检查包装,应完好无损,内装溶液应澄清,无可见微粒,应一次性使用 。
2.3.2、使用前或使用期间,可以在无菌操作下,经注射点加入药物,使用前应充分混合 。
3、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是替硝唑注射液
3.1、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
3.1.1、厌氧菌感染:一次0.8g,一日1次,静脉缓慢滴注,一般疗程5~6日,或根据病情决定 。
3.1.2、预防手术后厌氧菌感染:总量1.6g,1次或分2次滴注,第一次于手术前2~4小时,第二次于手术期间或术后12~24小时内滴注 。
3.2、化学成分:替硝唑 。其化学名称:为2-甲基-1-[2-(乙基磺酰基)乙基]-5-硝基-1H-咪唑 。
3.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可有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 。此外还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及黑尿,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 。
3.4、禁忌症:对本品或吡咯类药物过敏患者以及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者禁用 。

手术伤口肿痛的饮食
1、蛋白质减少伤口感染
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有伤口的人可以多吃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例如瘦肉、牛奶等 。乳鸽当中很优质血红蛋白和软骨素,可以调理身体,是不错的选择 。
2、维生素A加速伤口愈合
维A参与细胞分化、上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蛋白,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维生素A还有抗氧化作用,可美白皮肤,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 。
3、补锌可促进伤口愈合
在手术前后补锌对伤口愈合是有利的,锌是参与人体脂肪、蛋白质等合成与代谢的,对表皮细胞生长有利,可以帮助伤口愈合 。
4、维生素C减少黑色素生成
维生素C增进伤口愈合及增加对受伤及感染等压力的感受力 。在受感染、发热时,此维生素之损失亦随之增加,故其对刺激之反应扮演重要角色 。

手术伤口肿痛的原因
1、手术后刀口肿是手术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触痛,有分泌物(前表伤口感染),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 。
2、其实伤口出现肿可能是剧烈运动造成的,所以不确定很多,对于买消炎药吃还是要医生的建议,不然会有可能过敏,所以慎重期间,请到医生面前检查一下 。

手术伤口肿痛的外用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