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


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马棘的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涩,平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
马棘的副作用
尚不明确 。
马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方药集》),山皂角、铁皂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绿豆(《四川中药志》),紫花地料梢、马料梢(《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
2、《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
3、《四川中药志》:“味苦涩,性温,无毒 。”
4、《救荒本草》:马棘,小灌木,高60-90厘米 。茎多分枝,枝条有丁字毛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6厘米;小叶7-11片,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2.5厘米,宽5-14毫米,先端有凹陷,全缘,基部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被平贴的丁字毛 。
总状花序,腋生,长4-6厘米,苞片脱落;萼小,斜形,绿色,具毛,5齿裂,不整齐;花冠蝶形,5瓣,红紫色或白色,旗瓣倒卵圆形,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直立无嘴,基部两侧各具短距;雄蕊10,2体;雌蕊单1,子房上位,扁长形,无毛,1室,胚珠4-5枚,柱头多呈画笔状 。荚果圆柱形,褐色,有种子数粒 。花期5月 。果期8月 。
【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
【选方】
1、治痒子初起,结核硬块:一味药、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 。(《四川中药志》)
2、治小儿食积饱胀:一味药、刮经板、石竹根、鱼鳅串、萝卜子,熬水服 。(《四川中药志》)
3、治烂脚:马棘全草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药根二两,炖五花肉食 。(《四川中药志》)
5、治喉蛾: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三至四两,加米汤、冰糖或白糖,蒸汁服(五岁以内三钱,五至十岁钱) 。
6、治疔疮: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二至三两,水煎服;并用洗净的鲜根,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
7、治风气痛、跌打损伤:马棘根二两,浸酒服 。

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