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节吃什么


杭州春节吃什么

文章插图

杭州春节吃什么
1、杭州春节吃什么
1.1、八宝菜
杭州家喻户晓的菜肴 。八宝,类似四喜、三鲜,有吉祥喜庆之意 。冬笋、黄豆芽、冬腌菜、黑木耳、油豆腐、豆腐干、胡萝卜、荸荠,各地各店八宝组成或有不同 。
1.2、三鲜铜锅
早先杭州人几乎每家都有一只穿心暖锅,就是北方人涮羊肉的那种锅,肉圆、蛋饺、鱼圆、发皮、茭菜、肫、肚片、肉片等那时候的“高档食材”,都会放在锅中,用烧饭的柴灶烧出来的炭,放在穿心锅下烧,是年夜饭和过年请客几乎必上的“高档家常菜” 。
1.3、鲞烧肉
老杭州过年几大钵头之一 。宁波黄鱼鲞烧肉,咸鲜合一 。每次从钵头里,盛出一碗,放在饭锅里一起蒸,鲞越烧越酥越入味 。

2、春节的由来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
3、春节的禁忌
3.1、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
3.2、正月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
春节的习俗
1、大年三十 , 除夕夜
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开始给“压岁钱”了 。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家人要团聚,饭菜要丰盛,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饭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 。守岁一直到晚上12点,新岁到来,烟花庆祝 。

2、正月初一,过大年
首先是“开门炮”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开门炮”,一般认为,越早越好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打“开门炮”有讲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灾难,并表示接新年 。三发鞭炮越是声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 。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红花满地,喜气洋洋,此时,年味最浓 。
其次,穿新衣,祭祖拜神 。农村城市,男女老幼,都换上新衣 。农村一般摆上香案和祭品,中堂挂起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 。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
古人春节吃什么
1、饺子和汤圆
因饺子形如元宝,被人们赋予“招财进宝”的含义,同时又便于人们把各种象征吉祥铜钱、糖果等包在馅里,久而久之,到了明朝,饺子成为北方人过年的必备食品 。
南方过年的“标配”汤圆起源略晚,前身是北宋上元节(元宵节)吃的“圆子鼓豉”,南宋已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金桔水团”等不同馅料的做法 。

2、生鱼片
唐朝禁吃鲤,但生鱼片是文人最爱 。唐朝时候,皇帝的姓“李”和“鲤”同音,于是禁止吃鲤鱼 。但鱼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吃法,即所谓“脍”,也就是生鱼片,唐宋时期颇为盛行 。唐人在大量食用后,总结出“脍莫先于鲫鱼,鳊、鲂、鲷、鲈次之”的经验 。
3、凉菜五辛盘
【杭州春节吃什么】五辛盘通常为大蒜、小蒜(山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种辛味食物的拼盘,因有时也会放胡椒、花椒等,故又称“椒盘” 。宋词中“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等句子说的就是春节吃五辛盘的风俗 。

杭州春节吃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