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文章插图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1、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较多,故为主要传染源 。本病病毒主要是经口侵入,但在病前3-5日至发病后1周左右亦可经呼吸道由飞沫侵入人体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新生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易患病,生后3-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 。最好在生后3-4个月应用疫苗 。脊髓灰质炎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但成人亦可发病 。感染后不发病但能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者远比发病者多,约占流行期的90%以上,而出现麻痹的病例仅占其中的极少数,一般少于1% 。然而,一旦发生麻痹,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终生残疾 。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2、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原因
2.1、遗传因素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 。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
2.2、年龄、性别与妊娠
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 。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 。妊娠期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严重,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受抑制有关 。
2.3、注射与创伤
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容易发生瘫痪 。
2.4、扁桃体切除
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
3、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3.1、前驱期小儿麻痹症的表现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
3.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表现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小儿麻痹症的表现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
3.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 。瘫痪有以下几类: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 。这些都是常见的小儿麻痹症的表现 。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
1、理疗
理疗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可以采用水疗,电疗以及光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这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流以及炎症的消失 。
2、其他治疗方法
可用拔火罐(火罐、水罐、气罐)及中药熏洗、外敷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 。另有报导应用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促进瘫痪较久的肢体增强肌力 。畸形肢体可采用木板或石膏固定,以及用手术矫治 。
3、功能锻炼
瘫痪重不能活动的肢体,可先按摩、推拿,促进患肢血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及神经调节,增强肌力 。
4、推拿疗法
在瘫痪肢体的轧制方法回滚8至10分钟,揉关节松弛3至5分钟,擦脊柱和四肢5 ~ 6次,并在局部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在家里教的家庭 。
小儿麻痹症吃什么好
1、瓜蒌根粉粳米粥:取瓜蒌根磨制成粉,与粳米熬煮成粥,非常滋补 。
2、百合粳米粥:取百合配梗米熬煮,熬制后加入适量红糖 。
3、山药薏米粥:将上好的山药切碎与薏米煮成粥,可加入柿饼碎屑入粥 。
4、红豆粳米粥:取红小豆和粳米熬制成粥,熬熟后可加入少量的食盐和味精,非常适宜内里湿热的患儿 。
5、冬瓜汤:冬瓜去皮后,熬煮成汤,与红豆粳米粥效果相当 。
6、薏米粥:取适量薏米熬煮成粥,之后加入少量白糖,非常适合脾胃湿热的患儿服用 。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