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果的药用价值_凤眼果的副作用


凤眼果的药用价值_凤眼果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凤眼果的药用价值
凤眼果(Sterculia nobilis),属梧桐科的一种植物 。又称“苹婆” 。凤眼果结于苹婆树,菜市场现在有外表棕黑色,泛油光,有皱纹的凤眼果,亦有剥去数层皮,见黄白色种仁的凤眼果肉出售,这些剥了种皮的凤眼果的功效表现能与莲子、银耳加冰糖共煮,其味香甜,更有温胃健脾之效 。
【凤眼果的药用价值_凤眼果的副作用】
【功用主治】温胃,杀虫 。治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
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 。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
2、《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
凤眼果树,可作风景树栽植观赏 。果可食用;叶片能飘散出一股淡淡的香气 。珠江三角州一带,人们喜欢用它包糍杷,馈赠亲友食用 。凤眼果树干里含有许多透明的胶质,可以制成“刨花”,供妇女浸水梳头,是一种最兼价纯天然的绿色化妆品;树皮含纤维,可用于制麻袋;果夹还可供药用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为散 。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搽 。
圆形,长8~25匣米,宽5~1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钝,秃净;叶柄长2.5~5厘米 。圆锥花序下垂,长8~28厘米;花杂性,无花冠;花萼粉红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状条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弯曲;雌花少数,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弯曲 。
凤眼果的副作用
脾虚便泄者禁服

凤眼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附方:
1、治腹中蛔虫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 。水煎服 。
2、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罗晃子七枚 。煅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 。
3、治疝痛:罗晃子七个 。酒煎服 。(选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
考证:
1、《君子堂日询手镜》:横州,果苽之属有名九层皮者,脱至九层方见肉,熟而食之,其味类栗 。
2、《岭南杂记》:频婆果,如大皂荚,荚内鲜红,子亦如皂荚子 。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数层,层层剥之,始见肉 。
3、《思恩府志》:罗晃子,俗名九层皮,形类蚕豆可茹,味如煨栗 。外有黑光,连肉有皮九层,故名 。产于山树(林)中 。
相关书籍记载:《本草纲目汇精要》【卷之二十本部下品之上】;《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草本部上】凤眼草 。

凤眼果的药用价值_凤眼果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