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夏季中暑


如何避免夏季中暑

文章插图

如何避免夏季中暑
1、夏季避免中暑要合理饮食
1.1、及时补水,补充糖分效果更好 。在高温多湿的室内和车内,即使不运动,也会因大量流汗和体温上升,导致体内大量水分和盐分流失,结果引起痉挛、昏迷等中暑症状 。大家注意及时补充回因大量出汗而失去的水分,同时补充糖分,效果更好 。
1.2、多喝汤 。人出汗越多,消耗的体液就越多,喝汤不仅能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绿豆酸梅汤、山楂汤、金银花汤等,都是平日里常见的消暑汤 。
2、夏季避免中暑要注意作息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较高,人体正处于新陈代谢旺盛时期,消耗较大,极易产生疲劳感 。而充足的睡眠对恢复体力、赶走疲劳非常有效 。合理而有效的睡眠可使人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不但有利于工作和学习,还可预防中暑 。夏天的最佳入睡时间是9:30-10:00,最佳起床时间是6:30-7:00,每晚的睡眠要保证在8小时以上 。最好有一定时间的午睡,大约半小时就可以了 。
3、夏季避免中暑要做好防晒工作
夏天尽量不要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一定要出门,记得要准备好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具,最好还要涂抹PH值较高的防晒霜,还要带上充足的水 。家里或者手提包里一定要准备一些防中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 。
4、夏季避免中暑要坚持做耐热锻炼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上班一族感到热时,就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其实这类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如果离开空调房间,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或者出现停电时,就极有可能出现中暑 。坚持做耐热锻炼很有必要,每天挤出一点儿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去适应自然气温的变化;在办公室里工作时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
夏季避免中暑吃什么
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着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 。
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了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
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
【如何避免夏季中暑】
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 。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 。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 。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 。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 。
中暑引起的最坏的后果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
3、重度中暑: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 。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面色潮红,皮肤干热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 。体温在40℃以上 。
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
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 。患者口渴,尿少 。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

如何避免夏季中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