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文章插图
导读: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及影像工作站逐渐应用于临床 。……
近几年来 , 多层螺旋CT及影像工作站逐渐应用于临床 。CT扫描或其图像后处理不但能显示间接征象而且可显示异物本身(彩图17) 。普通CT扫描征象多与X线征象一致,在某些方面较普通X线敏感性高,较胸透确诊率较高,定位准确;但反映异物与气管、支气管形态,异物大?。?数量及位置都不直观,在判断异物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上有一定困难 。本组采用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可以清楚地看见支气管树 , 有良好的分辨率并能全面直观地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异物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关系及周围组织炎症情况 。
二维三维图像的后处理推动了各学科的发展 。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法 (MinP)、表面阴影显示法(SSD)、透明成像(Reysum)、CT仿真内镜(CTVB)等技术 。王学廷等[34]提出以4?mm或2?mm层厚扫描,主要根据异物易存留的部位来确定扫描范围;廖伟雄等[56]采用胸部冠状位扫描 , 使气管、支气管、上下叶支气管及部分段支气管显示在同一层面上 , 利于异物的直接显示 。
3.1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construction, MPR) 能将层面与气道平行,即气道呈一纵切面,使异物及其所在气道的近、远段同时显示在同一层图上 。
3.2 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p) 图像是气管、支气管以及含气肺野的综合三维投影,特点为图像中没有胸廓和肺纹理等结构,MPR和Minp可见异物位于管腔内,形成高密度影 , 边界清楚 。
3.3 表面阴影显示法(surface shaded disaplay ,  SSD) 本组病例中表现依气道阻塞程度不同而异 , 异物小者可仅表现为气道表面轮廓结构的局部缺损,异物大者气道完全被阻塞(彩图18) 。强金伟[7]等结果显示 , 成人用1?mm准直横断面资料所作SSD,能显示大部分5 6级和少量7级支气管 。
3.4 透明成像 (Raysum) 是在SSD基础上克服了SSD对支气管壁的掩盖而成的图像,效果与SSD相似 。
3.5 CT仿真内镜 (CT Virtual endoscopy,CTVE) CTVE重建技术可准确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大小、位置等做出难确判断 。国内外对成人气管支气管疾病方面多有报道[812] 。由于CTVB可以显示Ⅲ、Ⅳ级支气管[13] , 而异物多位于主支气管及段支气管,故可以提供准确的、清晰的图像(彩图19) 。仿真内窥镜成像对异物的形状、性质无特异性,但是准确度高 。
本组中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直接征象的准确率为96%(24/25) 。假阴性1例,异物为筒状薄壁哨子,术中见贴附于管壁,另外,三维重建可造成信息缺失 , 出现假阴性的原因与异物形态及成像技术有关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作为计算机在临床医学应用方面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术前检出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的高分辨率和直观的三维立体成像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资料,是一种无创、无风险而且较为可靠的手段 。但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急症,如病情危急,不可强求明确诊断 , 宜尽快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