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立春的习俗


山东立春的习俗

文章插图

山东立春的习俗
1、山东立春有句芒神的习俗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立春之日民间习俗主春事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 。
2、山东立春有糊春牛的习俗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 。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
3、山东立春有迎春的习俗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就要准备好相关事项,然后进行表演 。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
4、山东立春有咬春的习俗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 。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 。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很多人喜欢外出踏青、旅游等等 。
立春时节吃什么好
1、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 。“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 。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
2、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容易感冒 。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
3、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 。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 。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 。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 。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 。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
立春养生要注意什么
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 。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 。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而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
【山东立春的习俗】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首先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注意口鼻保健 。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

山东立春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