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立春的习俗


武汉立春的习俗

文章插图

武汉立春的习俗
1、武汉立春的习俗之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
2、武汉立春的习俗之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 。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 。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
3、武汉立春的习俗之句芒神
立春习俗: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立春之日民间习俗主春事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 。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
4、武汉立春的习俗之糊春牛
立春习俗: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 。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
立春养生的三大妙招
1、立春过后还得“捂” 。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 。如果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
2、多吃辛温食物 。立春养肝,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
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过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至上火 。
3、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各种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 。
立春养生吃什么食物
1、春芽:春日食春芽 。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 。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 。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
【武汉立春的习俗】2、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 。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 。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 。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 。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 。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 。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

武汉立春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