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后位、枕横位对孕妇的影响-枕后位、枕横位对胎儿影响


枕后位、枕横位对孕妇的影响-枕后位、枕横位对胎儿影响

文章插图
导读:枕后位、枕横位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
【枕后位、枕横位对孕妇的影响-枕后位、枕横位对胎儿影响】枕后位、枕横位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o或90o , 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 。仅有5%-10% 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 。国外报道发病率均为5%左右 。
[原因]
1.骨盆异常常发生于男型骨盆或类人猿型骨盆 。这两类骨盆的特点是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较狭窄 , 不适合胎头枕部衔接,后半部较宽,胎头容易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这类骨盆常伴有中骨盆平面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转,为适应骨盆形态而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由于扁平骨盆前后径短小,均小骨盆各径线均小 , 而骨盆入口横径最长,胎头常以枕横位入盆 , 由于骨盆偏?。ネ沸?,胎头便持续在枕横位 。
2.胎头俯屈不良 若以枕后位衔接,胎儿脊柱与母体脊柱接近 , 不利于胎头俯屈,胎头前囟成为胎头下降的最低部位 , 而最低点又常转向骨盆前方,当前囟转至前方或侧方时,胎头枕部转至后方或侧方,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
3.子宫收缩乏力 影响胎头下降、俯屈及内旋转,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
4.头盆不称 头盆不称使内旋转受阻,而呈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
[诊断]
1.临床表现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 , 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 。因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致使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容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 。持续性枕后位常致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延长 。若在阴道口虽已见到胎发,历经多次宫缩时屏气却不见胎头继续顺利下降时,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
2.腹部检查 在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后方或侧方,在对侧明显触及胎儿肢体 。若胎头己衔接,有时可在胎儿肢体侧耻骨联合上方扪到胎儿颏部 。胎心在脐下一侧偏外方听得最响亮,枕后位时因胎背伸直,前胸贴近母体腹壁,胎心在胎儿肢体侧的胎胸部位也能听到 。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当肛查宫口部分扩张或开全时,若为枕后位,感到盆腔后部空虚,查明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 。前囟在骨盆右前方 , 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则为枕左后位,反之为枕右后位 。查明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 , 后囟在骨盆左侧方,则为枕左横位,反之为枕右横位 。当出现胎头水肿、颅骨重叠、囟门触不清时,需行阴道检查借助胎儿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后方,诊断为枕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侧方,诊断为枕横位 。
4.B型超声检查 根据胎头颜面及枕部位置,能准确探清胎头位置以明确诊断 。
[分娩机制] 胎头多以枕横位或枕后位衔接,在分娩过程中,若不能转成枕前位时,其分娩机制有:
1.枕左(右)后位 胎头枕部到达中骨盆向后行45o内旋转,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 。胎儿枕部朝向骶骨呈正枕后位 。其分娩方式有:
(1)胎头俯屈较好:胎头继续下降,前囟先露抵达耻骨联合下时,以前囟为支点,胎头继续俯屈使顶部及枕部自会阴前缘娩出 。继之胎头仰伸,相继由耻骨联合下娩出额、鼻、口、颏 。此种分娩方式为枕后位经阴道助娩最常见的方式 。
(2)胎头俯屈不良:当鼻根出现在耻骨联合下缘时,以鼻根为支点,胎头先俯屈,从会阴前缘娩出前囟、顶部及枕部,然后胎头仰伸 , 便鼻、口、颏部相继由耻骨联合下娩出 。因胎头以较大的枕额周径旋转,胎儿娩出更加困难 , 多需手术助产 。
2.枕横位 部分枕横位于下降过程中无内旋转动作,或枕后位的胎头枕部仅向前旋转45o 。成为持续性枕横位 。持续性枕横位虽能经阴道分娩,但多数需用手或行胎头吸引术将胎头转成枕前位娩出 。
[对母儿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胎位异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 。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 。
2.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机会增多,常出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
[处理]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试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胎头下降、宫口扩张程度、宫缩强弱及胎心有无改变 。
1.第一产程
(1)潜伏期:需保证产妇充分营养与休息 。若有情绪紧张,睡眠不好可给予派替啶或地西泮 。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 。若宫缩欠佳 , 应尽早静脉滴注缩宫素 。
(2)活跃期:宫口开大3-4cm产程停滞除外头盆不称可行人工破膜,若产力欠佳,静脉滴注缩宫素 。若宫口开大每小时lcm以上,伴胎先露部下降,多能经阴道分娩 。在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征象 , 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若经过上述处理效果不佳,每小时宫口开大
2.第二产程若第二产程进展缓慢,初产妇己近2小时,经产妇已近1小时,应行阴道检查 。当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时,可先行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使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或自然分娩 , 或阴道助产(低位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 。若转成枕前位有困难时,也可向后转成正枕后位,再以产钳助产 。若以枕后位娩出时,需作较大的会阴后-斜切开,以免造成会阴裂伤 。若胎头位置较高 , 疑有头盆不称 , 需行剖宫产术 , 中位产钳禁止使用 。
3.第三产程 因产程延长,容易发生产后宫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应立即静注或肌注子宫收缩剂,以防发生产后出血 。有软产道裂伤者,应及时修补 。新生儿应重点监护 。凡行手术助产及有软产道裂伤者,产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枕后位、枕横位对孕妇的影响-枕后位、枕横位对胎儿影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