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侵蚀宝宝牙齿 最好3个月查一次牙


“奶瓶龋”侵蚀宝宝牙齿 最好3个月查一次牙

文章插图
导读: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应该开始为宝宝刷牙,并养成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 。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 , 每日至少两次 。3岁以下宝贝可用清水刷牙 , 3岁以上宝贝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 。……
据媒体报道 , 2岁的珠珠长了满嘴的黑牙,珠珠妈妈带着女儿到医院就诊,在了解了珠珠平常的喂养习惯后 , 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奶瓶龋,通常是由于不正确使用奶瓶导致的结果 。
“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指婴儿由于长时期用奶瓶人工喂养,奶嘴紧紧贴附于上颌乳前牙上,而奶瓶内多为牛奶、糖水、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 , 天长日久奶垢生成,乳牙又值刚萌不久阶段,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非常容易受酸的作用而导致脱矿,形成龋齿 。
如果夜间有吸吮奶瓶入睡习惯的婴儿 , 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再加上夜间口腔温度适宜,残留在牙面及牙间隙的奶液更容易被口腔内的细菌作用分解 , 使孩子口腔内的PH值降低 , 进而引起牙齿脱钙,迅速发展为龋齿 。
【“奶瓶龋”侵蚀宝宝牙齿 最好3个月查一次牙】奶瓶龋初期表现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 。主要是在上门牙唇面的牙颈部形成一条白垩色脱矿带,随着龋蚀的发展,这条脱矿带的颜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 。
这样,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 。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 , 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
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应该开始为宝宝刷牙,并养成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 。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 。3岁以下宝贝可用清水刷牙,3岁以上宝贝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
检查牙齿的周期可以是3个月,定期到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

“奶瓶龋”侵蚀宝宝牙齿 最好3个月查一次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