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


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

文章插图

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
【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1、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 。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 。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 。旧时,农业生产落后,冬日送肥保温防寒是确保来年丰收的重要措施 。故而腊日打腊鼓还有击鼓催春的农事之意 。谚语道:“腊鼓动,农人奋 。”腊日一过,农民便忙于运肥上田,为新春的耕作开始着手进行准备 。
2、腊八节习俗之吃腊八菜
人们在腊八除了做腊八蒜外,还要做腊八菜 。将大白菜取其里帮和菜心,去掉菜头,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净,淋干 。取一洗干净的小缸,将淋好的白菜码在缸里,上面摆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码一层再如法码第二层,直到码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与菜持平 。将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开 。在常温下保持到大年三十 。所做腊八菜白中透绿,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
3、江浙腊八节吃什么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 。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 。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

2018年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2018年腊八节是2019年1月13日,农历二零一七年腊月初八,星期日 。腊八节不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本不放假,但因为2018年腊八节正值周末,故人们还是能享受休息日 。
虽然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与这个节日感到比较陌生,但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对于这一天是相当低重视 。在北方长大的朋友们或许曾在小时候过年时听过童谣,里面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里的腊八,指的就是腊八节,民间传统在腊八节要吃香甜软糯的腊八粥,还要腌制碧绿剔透的腊八蒜、吃别具风味的腊八面等 。

腊八节是为了纪念谁
腊八节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的节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
修道之初并无收获,但佛陀不气馁,后经六年苦行,于农历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佛陀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这一天就成为后世的“佛祖成道纪念日” 。
腊八节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就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

腊八节为什么要打腊鼓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