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


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

文章插图

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
1、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疼痛是骨折的普遍征象,一是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知觉;二是事先进行关于疼痛知识的教育,改变疼痛反应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 。
3卧位和伤椎下垫枕 患者住院后应平卧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同时根据骨折压缩的程度,在受伤椎体下垫适当软枕,垫枕时可先低,后逐渐加高,此法利用躯干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保持稳定的背伸,循序渐进地复位,使压缩的椎体扩张,骨折的畸形得以矫正,必须坚持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 。
减少腹胀,保持大小便通畅 骨折后常因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引起反射性肠麻痹,导致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引起腹胀或疼痛 。应进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饮水 。腹胀时给予环形按摩,肛管排气或清洁灌肠 。对因腹胀造成排尿困难者可局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或用导尿等方法 。
2、什么是上肢骨折
肩 部:肱骨近端(肱骨大,小结节,肱骨解剖颈,外科颈骨折) 。
上 臂:肱骨干骨折 。
肘 部:肱骨下端(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 。
尺桡骨近端(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头骨折) 。
前 臂:尺,桡骨干双骨折,尺桡骨干单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 。
腕 部:尺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 。
手 部:掌骨骨折,指骨骨折 。
3、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附近的骨折最常见的是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成柯莱斯骨折、史密斯骨折、巴尔通骨折以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其他的还有各类型的腕骨骨折和掌骨近端骨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月骨骨折、手舟骨骨折和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这些骨折大多数需要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即使需要手术者也常需术后的石膏固定,固定范围一般包括前臂和掌骨 。
上肢骨折的日常护理
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 。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
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
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过度肿胀 。
家属要照顾好患者的饮食起居,注意加强营养,常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
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
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
锁骨骨折保守治疗: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 。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 , 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此特点有助于临床治疗 。此病由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碎或横型 。
此法可使骨片持续保持良好的复位位置,但卧床时间太长,有很多不便之处 。
【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2~3周,并可外加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可更牢稳些 。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有移位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用肩“8”字绷带或“T”形板固定,使两肩向后伸 。儿童固定3~4周,成人固定4~6周 。不能用肩“8”字绷带固定者,例如有粉碎性骨折或血管损伤须手术治疗者,可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骨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 。

上肢骨折的心理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