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红细胞免疫”


新发现“红细胞免疫”

文章插图
导读:红细胞是机体中最多的一种细胞(占95%以上),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气体运输 。1981年美国siegel等人根据红细胞有免疫黏附、与免疫复合物结合等事实 , 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 。此后 , 随着对红细胞免疫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红细胞具有多种免疫功能 。……
近年来,我国展开了植物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现就主要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促进造血功能
人类红细胞正常值为3.5~6.0×1012/L 。红细胞寿命约为110天 。每天要更新红细胞2×1012/L 。维持红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是红细胞执行免疫生理功能基础和前提 。每天生成巨大数量的红细胞 , 依赖骨髓的造血功能 。骨髓的造血功能与造血功能与造血干细胞的质、量,造血微环境和造血调控因子相关 。Bate等研究发现,红细胞自身能产生多种造血调控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TNFIF),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KEF)等;红细胞还参与多种造血调控因子产生的调控 。如IL-1 , IL-2,IL-3,IL-6等 。
中医学认为,骨髓的造血功能主要与中医“脾、肾”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肾精亏损则骨髓不充,髓虚则精血不能复生”;脾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 , 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必须在肾阳温推动作用下,才能化生气血 。依次,肾在造血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多年以来,我们应用补肾法为主要治疗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再障贫血) , 取得70%以上效率 。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从多方面证实,补肾植物药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机理之一与调控IL-3分泌有关 。
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机体血循环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 , 都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 。如果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增加,它们可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 , 导致炎症反应并损害周围组织 。因此 , 及时清除过多的免疫复合物是免疫系统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
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机制为,补体成分先与复合物结合,继之与血细胞膜的补体受体I型(CR1)结合,随后通过血流运送到肝脏清除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与CR1结合过程被称为免疫粘附 。
机体的95%以上的CR1是存在红细胞膜上 。因此 , 免疫粘附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由红细胞执行 。
【新发现“红细胞免疫”】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之为免疫复体病 。目前公认的免疫复体病有数十种之多 。不少免疫复体?。执窖形抻行У闹瘟品椒?。植物药在治疗这类疾病中,显示出积极作用和肯定的疗效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益气活血植物药,如桃儿七、红毛七、黄芪、当归、益母草等治疗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取得良好的疗效 。其疗效机理与益气活血植物药提高红细胞补体受体的活性,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实验研究发现 , “七仙草”系列植物药 , 能减轻化疗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损伤 。能提高红细胞补体受体的活性 。
增强红细胞抗氧化能力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机体抗氧化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SOD主要分布在肝肾、红细胞中,每个红细胞含有257000个SOD 。因此,红细胞在抗氧化损伤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
植物药对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具有肯定的作用 。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桃儿七、扫帚七、党参、白术等益气植物药能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的作用,能显著提高红细胞SOD的活性 。
调衡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各自细胞的表面受体及其释放介质 , 进行信息交流和功能调节,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在红细胞膜上,存在?-内啡呔、肾上腺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等;红细胞分泌或调控分泌IL-2等因子,参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
如前所述,中医肾与红细胞生成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学历来重视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认为精神情志活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角度研究中医学  , 对实现中医现代化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新发现“红细胞免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