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煲出美味汤的11个技巧

【4 煲出美味汤的11个技巧】

4 煲出美味汤的11个技巧

文章插图
6、搭配要适宜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 。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 , 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 。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注意调味用料投放顺序 , 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 。因盐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 , 鲜味不足 。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 。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 。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7、喝汤时间有讲究“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 , 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 。吃饭前 , 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 。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
8、应该加多少水这可是煲汤的关键 。研究发现,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结果以1∶1.5时最佳 。对汤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此时汤中氨态氮(该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 , 甚至高于用水较少时 。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影响了汤中营养成分的浓度 。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 。但是,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9、煲汤时间越长越没营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 , 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 , 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 。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 。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最后 , 我们需要特别提醒您,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煲汤的最佳时间应该掌握在一个到一个半小时之内,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营养价值 。最后 , 每个人适宜饮用的汤品不同,我们也要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身体状况,来选择日常适宜自己饮用的汤品 。

4 煲出美味汤的11个技巧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