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体质服中药

【看体质服中药】

看体质服中药

文章插图
受访专家:王宁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许多人喜欢服用中药,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服用中药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老年人 , 一是要注意用药剂量要适宜,二是用药品种要恰当 。药量品种选择要得当,补药服用要有针对性老年人用药 , 剂量宜从轻,最好选用安全有效的药材治病 。因老人气血虚弱,不能载药,若用重剂,常产生腹胀、少食、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 , 为了保障治疗安全,60~69岁的老年人,中药用量应为成人的3/4,或取《药典》标准剂量的最轻量为好;70~79岁的老年人,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3/5;80~89岁老年人,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1/2;9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仿小儿剂量投药 。特殊情况不拘此例 。若用保健药物,剂量应较治疗量轻,减少用药品种、次数和时间,纠正那种用药越多保险系数越大、“好药”、“贵药”对人有益无害的不正确观念 。老年人用药,药物宜平和 。对于如川乌、草乌、巴豆等剧毒药物,宜不用或慎用,以免克伐脏腑,造成中毒,使正气难复 。要尽量选择那些既能治病 , 毒副作用又较小的药物,切忌急于求成 。老年人慢性病多,病情比较复杂,恢复须假以时日 。所以用药以丸散、颗粒剂、胶囊剂等较适合 。用丸散等中成药治病 , 不仅服用方便 , 而且可以持久 。由于这些药物经过加工 , 用量较轻,又可避免发生毒副作用 。对于那些“厌于药而喜于食”的老人,采用甘平无毒易食的药物,制成药膳、点心、菜肴,也能收到良效 。而补药、保健药物的使用 , 则要强调针对性 。老年人病后康复期的虚证 , 以及衰老的气血阴阳之虚 , 都各有不同的临床征兆可寻,其中尚不乏虚实夹杂表现 。在尚未弄清体虚性质或疾病已愈时,最好不要吃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对身体恢复也许更为有益 。注意体质差异,抓住用药时机对于老年人来说 , 服用中药更应强调体质的差异,恰当选用药物,以求取得更好疗效 。例如,有的老人年已八十,面色红润,属于“阳独盛”之体,这种情况下不论本人患什么病,临床用药都要注意补阴清火 。有的老人年刚六十,形体瘦弱,面色萎黄,倦怠乏力 , 气短自汗,纳呆少食,腹胀便溏,舌淡胖,脉缓弱,平素诸多脾虚见证,此时不论本人患什么?。谟靡┦倍夹爰嬉越∑⒉蛊?。用药的时机则是关系到治病成败的中心环节 。老人患病,由于体虚邪盛 , 邪因虚而进 , 易成正不胜邪之格局,致疾病朝着危重方向急转直下 。所以老年人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 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病即止,顾护脾胃“顾护脾胃”是中医很有特色的治疗老年病的方法 。老年人患病 , 凡用药治疗过程中饮食不减 , 消化机能旺盛者 , 常常抗病能力强 , 病后恢复快 。反之 , 若胃气不复,则抗病能力差,疾病也难以治愈 。因此,强调顾护脾胃,就意味着保存老人的抗病能力和生存能力 。顾护脾胃的用药方法很多,凡属对脾胃有损害的药物,老人宜放在饭后服用,用量和疗程均须严格掌握,同时中病即止,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就要及时停药,这也是顾护脾胃的方法之一 。同时王宁群医生也提示,为确保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 老年患者应多多与医生沟通,弄懂药物的药性、功效和用量,在专业指导下配合用药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看体质服中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