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的来历


冬至吃汤圆的来历

文章插图

冬至吃汤圆的来历
1、冬至吃汤圆的来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 。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
2、冬至吃汤圆有讲究
2.1、水煮的汤圆更有营养: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 。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 。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
2.2、汤圆难消化不可贪吃:汤圆主要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糯米比较黏稠,难以消化,尤其是做成糕饼以后 。所以一旦贪嘴吃多了汤圆,就会难以消化,加重胃的负担,极容易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 。
因此,在进食汤圆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 。而且每次不能过多,以4-5颗较为适宜,更不能餐餐连续进食 。吃完汤圆以后,最好先活动一下,不能马上躺着 。另外,汤圆还是应该趁热吃,冷了的汤圆更难消化,但是也要小心不能吃过烫的汤圆,以防口舌烫伤 。

3、冬至吃汤圆怎么做
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桃仁(压碎)、芝麻、化猪油 。
做法:
3.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
3.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 。
3.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 。
3.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 。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 。
冬至养生的食物
1、饺子:冬至吃饺子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冬至饺子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冬至节吃水饺或馄饨的习俗 。
2、汤圆: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除有团圆、圆满之意,也具有“取圆以达阳气”之意 。因为自古民间即有天地的观念,天代表阳、乾,冬至之后阳气开始日渐回升,故言“冬至一阳生”为使阳气回复,于是以圆象徵迎接阳气,此外,大团圆、凡事圆满乃民间普遍的期望,吃汤圆祈求圆满更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
3、狗肉:狗肉能够起到补气和温肾助阳的作用,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选择之一 。
【冬至吃汤圆的来历】4、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
5、坚果: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其他季节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则是“雪中送炭”了 。此外,坚果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 。适量食用坚果,称得上是冬至养生的窍门 。
冬至食疗食谱有哪些
1、麻油拌菠菜 。做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
2、羊肉炖萝卜 。做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

冬至吃汤圆的来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