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知识


关于冬至的知识

文章插图

关于冬至的知识
1、冬至的基础介绍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
2、冬至的起源是什么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
3、关于冬至的传说
【关于冬至的知识】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
冬至吃什么好
冬至又称为冬节,南北方的习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馄饨和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药补不如食补 。阳气虚弱者时值冬至,天寒地冻,为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季 。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 。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 。同时还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以期阳气生发 。
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 。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 。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
冬至将至如何运动
慢跑
慢跑是最为理想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不但可以锻炼人的毅力,还能让心脏功能得到增强 。同时,还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以及为脑细胞获取更多的氧气 。同时,慢跑还可以加快全身能量得以消耗,可以起到减肥健美的作用 。
徒步
徒步这种运动虽然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但是它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越是坚持越久,那么功效就越发明显 。很多人在冬季会感觉身体特别的疲劳,而经常出去徒步走,那么就可以改变这种精神状态,让自己容光焕发,保持青春活力 。相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徒步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行的一种,不过冬天出去还是要做好保暖工作哦 。
自行车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冬天骑自行车不但会感觉寒冷,而且因为路滑还很容易摔倒 。但是,专家认为,冬天骑自行车健身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可以预防大脑衰老,让下肢的肌肉以及全身的耐力得到锻炼 。

关于冬至的知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