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分型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分型

文章插图
导读: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958年由Bean首先描述 , 故又称Bean综合征 。该病少见 , 至1989年仅有33例报道,近年我国已有数例报道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958 年由Bean 首先描述,故又称Bean 综合征 。该病少见,至1989 年仅有33 例报道 , 近年我国已有数例报道 。该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胎儿期分化发育过程异常、或发育不全所致,一般均为幼年期发病 。本例患者成年后发病,较少见,但追问病史,因患者首发病灶在背部,自己不能发现 , 当包块长大后被他人发现,才引起重视,推测实际发病年龄可能还要早些 。其病理表现为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见于皮肤(最常见于腿、躯干)和肠壁 , 偶见于脾、肝及中枢神经系统 。本例皮肤病变主要见于双下肢及躯干,而内脏病变主要表现为食道静脉及肝内静脉曲张,较为少见 。
皮肤和消化道病理改变可分为3 型:①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阻塞管状结构,如消化道、气管等;②覆盖在薄层皮肤的蓝色橡皮乳头状血囊;③不规则或点状的蓝色、深蓝色或淡蓝色皮损,压之变白,组织学检查属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管壁之间有平滑肌纤维,靠近血管腔有大量汗腺 。患者其背部病灶就有大量汗腺,故该处皮肤湿润、多汗,衣服局部出现汗斑 。粘膜内的这种病变可导致出血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分型】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合并消化道出血时,治疗原则与一般消化道出血相同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分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