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的深度剖析


抗病毒药物的深度剖析

文章插图
导读:纵观各种药物 , 抗病毒疗效得到国际公认的主要有两大“门派”,5种药物 。一大门派是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α-2b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另一个“门派”是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 。……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内容 。纵观各种药物,抗病毒疗效得到国际公认的主要有两大“门派”,5种药物 。一大门派是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α-2b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另一个“门派”是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 。
一代宗师几大药物之中,干扰素最早用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称得上是一代宗师了 。刚刚出道时,干扰素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 。特别是对非亚裔乙肝患者,乙肝病毒DNA阴转率大约为40%左右,且巩固时间较长 , 不易复发 。
但是,由于亚裔人种(包括中国人)的乙肝患者多数是由母婴传播而来,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干扰素疗效较差 。同时 , 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多,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
名门新贵与普通干扰素同属一个“门派”,经过改进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效更好,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为60%左右 。且一旦起效,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可惜的是,该药费用昂贵 , 难以普遍推广使用 。
【抗病毒药物的深度剖析】英雄迟暮乙肝抗病毒药还有另一大“门派”——核苷类药物 。这一门派的“掌门”便是赫赫有名的拉米夫定(贺普?。?。想当年,拉米夫定刚出道时也是风光无限 。它抑制乙肝病毒速度快,使用该药2月以内 , 80%以上的患者就可以出现乙肝病毒DNA明显下降 。然而好景不长,病毒对拉米夫定竟产生了变异 。服用2年后 , 有38%的患者再用已经无效 。因此,目前拉米夫定已经退出美国治疗乙肝的一线选择药物,有点“迟暮英雄”的遗憾 。
后起之秀目前医学界比较推荐的是与拉米夫定同属一个“门派”的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 。理由是这两种药物长期使用,不易发生病毒变异 , 疗效较为持久 。其中恩替卡韦抑制乙肝病毒速度最快,但费用较高;而阿德福韦价格校对较低,但效力不及恩替卡韦,且该药大剂量使用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 。

抗病毒药物的深度剖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