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文章插图
导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是指全部肺静脉不进入左心房,而直接进入右心房或体循环的静脉系统 。它常与房间隔缺损同时存在 。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1.5~2% 。……
病理:Darling根据肺静脉畸形连接部位,将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分成四型:①心上型占55% , 肺静脉在左心房后方汇合后经垂直静脉引流至左无名静脉 , 有时引流入上腔静脉或奇静脉 。垂直静脉在左肺动脉和左总支气管前方进入无名静脉 , 在此处受压迫可造成静脉回流梗阻 。②心内型占30%,全部肺静脉直接引流入右心房或经肺静脉总干引流至冠状静脉窦 。在肺静脉总干和冠状静脉窦之间可能发生梗阻 。③心下型占12% , 全部肺静脉在心脏后方汇合后经垂直静脉下行通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门静脉、下腔静脉或静脉导管等 。回流血液经过高阻力肝血管床到达右心房或垂直静脉下行途中受压,均可引起肺静脉梗阻 。④混合型约占3% 。全部肺静脉经过多种通道进入右心房 。心下型和混合型大多数在婴幼儿期死亡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病人约75%有卵圆孔未闭,25%并有心房间隔缺损 。右心房、右心室往往扩大肥厚,肺动脉扩大,压力增高 , 左心房较小 。肺静脉梗阻最常见于心下型次之为心上型,其发生率可高达50% 。其它并存的心脏血管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永存动脉干、大动脉错位、单心室、肺动脉闭锁、法乐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等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病理生理: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病人,全部肺静脉血液均进入右心房 。右心房内部份血液又需经未闭卵圆孔或心房间隔缺损流入左心房,否则出生后很死亡 。右心房接受体肺循环全部回心血液,血流量极度增多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病人,两侧心房之间的通道小,来自腔静脉与肺静脉的血液混合后仅少量流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排送入体循环,因此临床上出现轻度紫绀 。但右侧心腔及肺循环血流量大,肺动脉压力升高,大多在出生后数月内即死于右心衰竭 。心房间隔缺损大,则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的血流量多,紫绀明显,而肺循环高压则延迟出现,多数病人可生存1年以上 。肺静脉回流梗阻者,则紫绀程度重 , 肺血管郁血,肺水肿,大多在出生后数週死亡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