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五问


鼻息肉手术五问

文章插图
……
鼻息肉摘除术是耳鼻喉科的常用手术 。但在诊治过程中,患者会在术前、术后提出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五个方面 。
一、鼻息肉摘除术后为何又复发?
这个问题提得好,具有普遍性 。可以说几乎每位病员术前都会提出同样的疑问 。原因有三:(1)鼻息肉好发于鼻腔中鼻道、筛泡、鼻顶部与上颔窦及筛窦,并非都局限于鼻腔,因此仅仅用圈套器摘除鼻腔所见息肉及其蒂部显然是不彻底的 。加上鼻腔邻近复杂的解剖部位,术者亦难以“彻底”手术,以免发生并发症 。(2)鼻息肉发生的原因,常见的是炎症刺激黏膜逐渐形成,也有因变态反应引起的 。手术时摘除息肉 , 仅起到改善鼻通气促进窦腔分泌物的引流,其致病原因依然存在 。因此在术后要随访,结合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很重要的,即病因治疗 。(3)手术残留 。有的在术后不久即见一个个完整的息肉,有些学者认为这不能当做“复发”,因为手术摘除息肉的根部应该结痂上皮化呈疤痕,而所见的完整息肉不是复发而是因摘除了外部息肉,生长在窦腔(尤其是筛窦内)息肉跌落下来,宛如打擂台一样,前者跌落后者跟上 。故鼻息肉摘除术不是一种彻底的根治性手术 。
二、为何摘除下来的“息肉”,经切片检查报告不是息肉?
鼻息肉为一团状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 。在鼻腔水肿样组织并非少见,但貌似息肉 。如中鼻甲息肉样改变、内翻性乳头状瘤、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成人的脑膜瘤或脑膨出甚至癌肿 。中鼻甲息肉样改变指中鼻甲黏膜息肉样改变 , 其内中除有坚硬的中鼻甲骨外,其余这些肿物都有一个特性:没有如新鲜荔枝肉样的表面光滑的球状物 , 无蒂柄,较脆,易出血 。笔者曾遇过一位病人 , 他在外地已行息肉摘除并送病理检查为息肉,但来沪再次手术病理报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 。此肿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 。因此在手术时对反复“复发”的表面不够光滑、脆而易出血的息肉状物必须做病理检查 。应把鼻息肉术后送病理切片列为常规 , 就可避免漏诊或误诊 。
三、用激光手术能根治鼻息肉吗?
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是沿用多年的传统手术方法 。术后进行鼻腔填塞止血 , 痛苦不堪 。激光是利用高温将所见到的病变组织气化、炭化 。如果鼻腔单个息肉或者它的蒂柄清晰可见 , 则利用激光手术可体现出激光治疗的特点,如出血少、术后不需做鼻腔填塞 。若是满腔息肉,一般先采用圈套器摘除息肉待后再辅以激光手术 。因此鼻息肉激光手术也不是根治性手术 。
四、鼻内窥镜手术的效果怎样?
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手术方法 。它采用冷光源配有不同角度的视角镜,使鼻腔内各部位的照明度和可见度增强 。手术主要是去除鼻腔外侧壁的所谓鼻道窦口复合体处的阻塞,使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得以恢复,而窦内黏膜可以保留 。有些部位如上颔窦限于角度的关系,内下方的病变组织无法去除,所以它同样亦属于一种功能性手术 。手术的疗效与手术病例的选择、手术者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与术后处理有关 。所以在术前需做鼻窦CT扫描,了解各窦病变的严重程度,掌握既往手术的情况尤其是筛窦与鼻息肉手术史 , 鼻腔检查有无鼻中隔偏曲,再结合各地开展此手术的技术设备条件综合考虑决定 。
五、患有鼻息肉,该怎么办?
【鼻息肉手术五问】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1)病因是变态反应还是炎症;(2)既往鼻息肉手术史;(3)鼻息肉是多发抑或单发,是否影响鼻窦引流 。其次再考虑怎样处理 。现提出一些意见供患者参考:(1)因变态反应所致的鼻息肉,以传统方法摘除,术毕局部喷雾含丙酸仿氯松气雾剂或用激光手术加术后病因治疗;(2)由于鼻窦炎症引起的多发性小息肉而窦腔病变不严重者,则以鼻内窥镜手术为主加术后抗炎治疗;(3)由于炎症所致的单发性息肉且蒂柄可见者,以激光手术加术后抗炎治疗;若是多发性且已多次手术摘除,或窦腔病变严重者以鼻窦根治术加鼻息肉摘除术加术后抗炎治疗为主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去除息肉,术后病因治疗极为重要 。再者对术后反复复发的一侧性息肉 , 年龄在40岁以上者,检查或手术时易于出血、组织脆,或有溃疡坏死者,应及时做病理检查除外恶性变 。

鼻息肉手术五问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