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中药注意三个问题


煎服中药注意三个问题

文章插图
中药汤剂是中药传统剂型,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 。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除要注意煎煮时间、火候、用水量、特殊煎法、温服、冷服、忌口等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忌用热水煎煮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煮,中药才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阻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药物用凉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30分钟左右)再煎 , 这样有利于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润、溶解、浸出 。现在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自来水,它既不是天水类(雨雾雪水) , 也不同于地水类(江湖河水),而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水 。为了保证对水的消毒 。自来水必须含一定量的余氯,而水质较差的地区 , 余氯含量更大 。氯是较强的氧化剂 , 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作用 。由于凉开水已煮沸过,余氯都已挥发,这就避免了余氯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作用 。同时,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生水中钙和镁的重碳酸盐分解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 , 使药汁中有效成分浓度提高 。所以煎煮中药以凉开水为好 。
二、警惕假煮沸现象
【煎服中药注意三个问题】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 。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 。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 。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 。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 , 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 , 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

煎服中药注意三个问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