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气按什么穴位


胃胀气按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胃胀气按什么穴位
【胃胀气按什么穴位】
1、胃胀气按什么穴位
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消除胃胀气的情况,内关穴位于手腕横格纹以上大概三个手指宽的地方,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并且按摩1分钟,就会逐渐减轻胃胀气的感觉 。按下脘于腹部,距离脾胃很近 。中医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章门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 。
足三里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还能止疼 。四缝,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 。中脘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 。

2、胃胀气的症状
胃脘撑胀,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 。每天早起或者饭前、后,均有打嗝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伴以乳房忽冷忽热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有些患者还有有嗳气、便秘腹泻交替、发热等等症状 。
3、胃胀气的形成原因
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 。胃肠道中气体吸收障碍,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 。有些疾病,肠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肠腔内气体吸收,从而引起腹胀 。吃东西时因讲话或饮食习惯不良吸入大量空气,而引起肠胀气 。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 。食物发酵,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胀 。

胃胀气的饮食原则
1、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甘蓝中含有一种复合糖叫蜜三糖,这种糖比其他种类的糖更难被人体吸收,当它在肠内被艰难吸收的同时,就会产生气体 。可以同时食用高纤维食物来改善胀气的状况 。
2、一次性吃盐过量会让身体存水,从而产生胀气 。
3、糖醇是一种甜味剂,糖醇能够部分被消化,同时也会产生气体 。想避免胀气,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仔细检查一下其中是否含有糖醇一类的成分,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或木糖醇等 。口香糖中含有山梨醇,因此也要少嚼口香糖 。
4、乳糖不耐易胀气,如果喝牛奶一小时内感到胀气或腹泻,甚至更严重,这是典型的乳糖不耐的症状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饮用那些不含乳糖的牛奶,或者吃一些帮助分解乳糖的药片 。
5、遁量摄取高纤维食品,使肠子逐渐适应,这样可以减少胀气 。
胃胀气的日常注意事项
1、保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则气机调和,肠胃运行有序,不易发生腹胀;反之则容易产生腹胀 。老年人尤须避免心情过度压抑、焦虑 。
2、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时宜细嚼慢咽,不宜过急过快,以免吞进过多的气体 。另外,平时应尽量用鼻呼吸,避免用口呼吸,减少频繁的吞咽动作 。
3、少吃或不吃产气、含气的食物,主要指各种豆类、高纤维食物、不成熟的水果、果汁等,尤其是平素容易发生大肠胀气者更要注意 。此外,老年人不宜过多饮用汽水、啤酒等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饮料 。
4、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过度静卧胃肠气机容易郁滞而发生腹胀、便秘,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打羽毛球、练太极拳等,均可使气机调畅,避免腹胀 。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也是引起大肠胀气的常见原因,调节大肠的运动功能,积极治疗便秘,疏通肠道,可有效地治疗大肠胀气 。

胃胀气按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