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

【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

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

文章插图

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
1、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呢
1.1、尿常规
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 。
1.2、肾功能检查
可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 。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
1.3、B超检查
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 。
1.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如果发现尿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 。
1.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正常值 <0.15克/24小时 。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 。
1.6、尿放免三项
就是检查尿中微量蛋白,包括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尽早发现肾损害 。
1.7、肾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CT和MRI.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 。
2、肾脏疾病有什么症状
2.1、水肿
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 。严重时水肿可出现在低垂部位,如双踝部、双下肢、骶尾部等 。
2.2、排尿泡沫增多
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提示尿中蛋白排泄过多 。
2.3、尿色异常
如果尿色呈浓茶色、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 。
2.4、尿量过多或过少
正常人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没有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因素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 。尿量每日超过2500毫升以上,应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等疾病 。
2.5、夜尿增多
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一般不应有夜尿 。如果夜尿增多,则可能为肾脏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
2.6、面色苍白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而肾脏疾病是导致贫血的较常见原因 。
2.7、腰痛
出现腰痛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腰痛具体部位、发生时间、疼痛性质等,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
3、肾脏疾病有什么危害
3.1、贫血
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慢性肾炎晚期出现肾实质损害,可并发血液系统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机制障碍等 。
3.2、高血压
慢性肾炎患者高血压发病率达80%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期,常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心包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
3.3、感染
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 。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各种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 。
3.4、水肿
因为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当肾脏功能受到损害时,尿液就不能正常的排除体外,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水肿 。严重的水肿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患者的心情 。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1、免疫反应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
2、炎症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炎症介质等侵犯肾脏 。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受损,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的通透性增加,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超过远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
肾脏疾病如何预防
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
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
远离烟、酒 。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极易导致人体的酸化,使得肾病有机可乘 。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

如何检查肾有没有问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