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中医辨证分寒喘和热喘


哮喘 中医辨证分寒喘和热喘

文章插图
导读:中医认为小儿发作时,以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发作持续,过后如常人,春秋及冬季易发作,以夜间及清晨多见 。发病原因,大多由于肝脾肾三脏俱虚,痰须留伏肺中 。气候转变 , 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 , 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痰饮久伏,遇到诱因即发作,反复不已 。本病发作早期多为热喘,反复发作即成为虚喘症 。……
【哮喘 中医辨证分寒喘和热喘】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大多为过敏体质,或遗传因素所致,亦有个别为情志所致 。
中医应用辨证施治方法,有其独到之处 。
中医角度里的哮喘
中医认为小儿发作时 , 以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发作持续,过后如常人 , 春秋及冬季易发作,以夜间及清晨多见 。发病原因,大多由于肝脾肾三脏俱虚,痰须留伏肺中 。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痰饮久伏 , 遇到诱因即发作,反复不已 。本病发作早期多为热喘,反复发作即成为虚喘症 。
热喘
咳喘哮鸣,痰稠色黄,身热面红 , 渴喜冷饮 。时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 脉数滑,可用麻杏石甘汤加银翘散及三子养亲汤加以治疗 。
反复该病者,肺脾肾三脏俱虚,可用沙参麦冬汤加黄芪,痰多加银翘散加减合用三子养亲荡加减如肾阴虚加山黄肉,肾阳虚可加附子、佐以生姜,大枣以调合营卫药以治之 。
寒喘
大人多见,小孩少见,此为虚寒症
咳嗽气促;喉间哮鸣,咳痰清稀白粘沫状,面色发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由腻或白舌质胖嫩,甚至上有齿痕,脉消,可用温肺化痰,定喘治疗,可用小青龙荡 , 如肾阳虚可加附片,如肾阴虚加山黄肉 。
综上所述一定要辨其肺、脾、肾三脏之寒热虚实 , 阳虚阴虚而辨证证施治 ,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
缓解期,已无喘,但仍有咳,面色好转,辨证每以养阴扶脾运痰 , 调和营卫为治,以养阴清肺汤加补气之黄芪,补脾运脾之白术茯苓,三子养亲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肾阳虚加附子肾阴虚的黄肉等治之 。

哮喘 中医辨证分寒喘和热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