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阵痛针灸取什么穴位


后脑勺阵痛针灸取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后脑勺阵痛针灸取什么穴位
1、后脑勺痛针灸取什么穴位
后溪穴:微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 。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3寸,并透合谷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得气后,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
臂三焦穴:为经验穴,令患者取坐位,前臂伏于桌面,尺骨鹰嘴下3寸,尺桡骨之间,即为臂三焦穴 。针刺时,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臂三焦穴2~3寸 。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前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1~2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
2、后脑勺阵痛针灸的原则
“经络辨证、循经取穴”是中医针灸治病的核心,头痛治疗也不例外 。当我们用阴阳理论来认识人体时,头在上属阳,脚在下属阴 。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阳气聚集地,按照经络循行,只有阳经能上达头部,即分布在人体正面的阳明经、人体后面的太阳经以及身体侧面的少阳经这三条经络,故治疗头痛时应在相应的阳经上选取穴位 。
头痛治疗选穴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痛在头者,取之足” 。因为在中医针灸理论中,相距较远的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如果将人体从腰部对折,头和脚属于相对应的部位 。此外,手上的一些穴位也很管用 。总体上看,除头部外,治头痛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和腕关节以下 。
中医针灸对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的治疗需区分急性期和间歇期(即头痛不发作时) 。头痛急性发作期时,针灸须重兵出击;间歇期则以调整脏腑经络的失衡为主,以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头痛强度等 。间歇期的预防性治疗甚至比发作期的止痛更为重要 。
3、后脑勺阵痛针灸有什么好处
【后脑勺阵痛针灸取什么穴位】3.1、温通经脉行气血
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濡养机体,而灸法其性温热,可温通经络,促进血液运行 。
3.2、预防疾病
灸法有强壮元阳、防治疾病的作用,《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艾为辛温陌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其元充足,则人体健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知艾灸有培补元气,预防疾病之作用 。
3.3、升举阳气
气虚而下陷,则皮毛不任风寒,清阳不得上举,因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 。
常施灸法,可以升举阳气、密固肌表、抵御外邪、调和营卫,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
后脑勺阵痛针灸要注意什么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 。施灸前应对病人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 。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病人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
3、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 。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
4、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着衣物、被褥等 。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媳灭,以防发生火灾 。对于昏迷、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
后脑勺阵痛针灸有何禁忌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

后脑勺阵痛针灸取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