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年轻人猝死的几大祸因


揭秘年轻人猝死的几大祸因

文章插图
导读:猝死 , 其中90%以上的是心源性猝死;在心源性猝死中,恶性心律失常又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而生存环境,已让“心律失常”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
南京12岁的陈同学5月17日下午“写作业”时“猝死”;上海27岁的某公司分部经理周余4月13日午后“猝死”;郑州电视台28岁的采访人员刘建5月23日晚“猝死”……
猝死,其中90%以上的是心源性猝死;在心源性猝死中,恶性心律失常又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而生存环境 , 已让“心律失常”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
生命揭秘
一、窦房结“发电”有节律
心脏有四腔,后上部为左心房、右心房;前下部为左心室、右心室 。心肌细胞通过闰盘相互联结,构成心室、心房,成为了一个整体 。
心脏为何会有规律地跳动?因为心脏的跳动受到“司令部”的有效控制 。
窦房结就是心脏跳动的“司令部”,它位于右心房的心外膜上 。窦房结是由一组在进化过程中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P”细胞组成的,这种细胞不能收缩 , 但能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和传导生物电 。
窦房结发出的命令(“电信号”),传导到心房?。鹦姆考〖ざ⒉账酰煌蓖ü渴医帷⑹夷诖际却枷低炒嫉叫氖壹? ,引起心室激动和收缩 。正常情况下包括心房和心室在内的全部心肌在窦房结电信号控制下每激动一次,即为一个心律周期;这种“心律”,即被称为窦性心律 。
心跳,是有节律的 , 但也是多变的 。我们运动、兴奋、激动时,心跳会增快;休息和睡觉时 , 心跳会变慢 。一般情况下,总是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
二、跳动节律乱了很麻烦
如果心脏跳动的节律乱了 , 就是“心律失常”了,包括心跳过快(超过100次/分)、过慢(低于60次/分),或失去了正常的节律,如房颤、室颤等 。
1.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是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心房每分钟能“颤动”350次至600次 。
(1) 心悸
房颤时,心房只是在快速地颤动,丧失了有效的机械收缩节律 , 无法正常地将心房的血液输送到心室,再由心室打到心脏以外 , 患者会感觉到非常不适,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悸 。心悸,就是心慌 , 会觉得心跳又快又乱,有时候会出现心脏要从喉咙口跳出来了的感觉,仿佛做贼一样 。同时还会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
(2) 脑栓塞
房颤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每年会有3%到5%的患者发生脑栓塞 。
原因是,房颤发作时 , 血液在心房空转,停留的时间较久 , 容易产生血凝块,若不幸血凝块被输送到心脏以外的血管,就会造成血管栓塞,最常见的就是脑栓塞,会出现生命危险 。
2. 室颤,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 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其中又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猝死最为常见 。
室颤 , 是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失去了机械收缩的功能 。但与房颤不同,心室肌失去机械收缩功能时,心脏就无法排血,心、脑等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失去了血液灌注,如果在4分钟至6分钟最佳黄金抢救时间里得不到有效抢救,是要死人的 。
心律失常和一般我们所说的心脏病不完全一样 。尽管很多心律失常是建立在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或心肌炎等心脏病基础上,但它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 , 心脏整个结构都没问题,但就是失去了正常节律地乱跳 。
发生在青年人中的房颤多是这类,被称为“孤立性房颤” 。
三、情绪紧张可引起心律失常
个案:男 , 25岁,身体健康,历年体检都没有问题,参加公务员考试,因竞争很大,体检时很紧张,以致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了心律失常 。
紧张为何会让心律失常?
因为窦房结这个心脏“司令部”发出电信号,虽说是由其细胞的内在生理功能决定的,但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影响 。
交感神经兴奋,使窦房结发出的频率增加,心率加快;副交感神经兴奋时 , 则反之 。
过度紧张,让人处于应激状态,而应激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 , 进而影响到心跳的节律和频率 。我们在生气或紧张时 , 常感到心跳加快 , 就是这个道理 。
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当人非常愤怒或感到十分紧张时,其心律会处在一种可以危及生命的不规则状态” 。
长期以来社会上就流传着类似被“气死了”这样的说法 , 现在,科研人员首次用科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
四、持续过劳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个案1:2005年8月26日中午 , 孙悦在家突然晕倒,120赶到现场后发现她心律不齐、重度缺氧 。救治成功后,主诊医师认为,孙悦出现这种危重病情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 , 主要还是由于她近一阶段劳累过度所致 。
个案2:上海27岁的周余为了人生目标,像一台机器一样每天超负荷地运转着 。他经常感到胸闷、心口痛,5月12日工作到13日凌晨三点 。13日起身,感到身体不舒服,强撑着上班,撑不住了 , 回家休息,睡下便再没有醒来 。
对一般人来说,疲劳是不会引起心律失常的 。但对一些存在心脏病隐患或者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分轻重)和既往有心律失常的人 , 过度疲劳,甚至一般的劳累都可以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 。
为何会如此?因为过度疲劳会使血液循环系统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如有心脏基础疾?。?本身心脏负担已较重,再加上过度疲劳,令心脏负荷更重,则可出现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 。如心肌此时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缺氧 , 就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
五、感冒引发心肌炎要当心
众所周知,生活不节或过度疲劳都会让人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很多小白领说自己现在特别容易感冒 。而感冒有时会引起心肌炎 , 这可是年轻人中出现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可能也是“心律失常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
【揭秘年轻人猝死的几大祸因】个案:一位解放军军官,本来身体很好的,一次受凉感冒,没当回事,没想到这场感冒让他患上了心肌炎 。心肌炎被治愈了,但自此却患上了频发室性早搏(室早)这种心律失常 。
心肌炎为何会让人心律失常?
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发体内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即引起了心肌炎 。在炎症消退后会在心肌组织内残留疤痕组织,这种“疤痕”会让局部心肌组织纤维化,影响心肌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当为心脏传导系统供血的小动脉被疤痕纤维组织缠绕阻塞时,便可发生生物电的传导障碍,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
个案:一位大学生说:10年前曾经得过心肌炎,最近在剧烈运动后会觉得“心律不齐”,在刚睡醒或被惊醒时 , 感觉也非常明显 。就诊检查后,发现出现了室早、非持续性室速等心律失常 。
医生认为这位学生的心律失常可能和10年前患过的心肌炎有关,但为什么呢?
因为,心肌炎在让某些心肌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后 , 其余的心肌细胞因为代偿机制而负荷增加,发生了代偿性心肌肥厚 。这种变化在早期尚能维持心脏的整体功能,但最终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同时肥厚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也会发生异常,进而导致心律失常 。
六、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常见症状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而现在心血管病的年轻化 , 可能也是“心律失常”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
1. 高血压
个案:一位小白领说:我26岁,查出高血压有一年了 , 现在又发现“心律不齐”(每分钟停6-7次),到医院一查告诉我出现了频发“早搏”,做了动态心电图以后又发现了“阵发性房颤” 。
高血压,是导致房颤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高血压病会引起心脏出现适应性改变,而改变往往首先出现在左心室 。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会减退,导致左心房的血液不能“轻松”地进入心室,心房必须加强收缩力量以将血液挤入心室,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心房内压力增高、左房扩大等改变 。
而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 , 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的心肌缺血,就会诱发心房内电生理紊乱 , 并可能进一步出现房颤 。
2. 冠心病
个案:2010年12月18日晨,南京政治学院博导严高鸿的妻子希望他不要上班而去看病,因为在一周前,他就感到背部和胸口疼痛 , 而且疼痛一直在加剧,但他仍第一个走进了博士论文答辩现场 , 他脸色暗青,凝神地听博士答辩 。中间休息过后,他回到座位上 , 几分钟后,他晃动了一下身子,轻靠在椅背上,两眼微闭,再也没有醒来 。这是一例在冠心病基础上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发生的典型案例 。
冠心?。?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 , 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
多数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等典型症状,但有些人可以是以心律失常作为冠心病的唯一症状 。那么为何冠心病会导致心律失常呢?
因为冠心病会造成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心肌梗死,而心肌细胞受损或梗死即可造成心律失常 。
在心肌细胞损伤或梗死修复后,会遗留下瘢痕组织 。在缺血、损伤或是瘢痕组织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也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 多表现为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甚至室速、室颤等 。
前面曾经提到的上海4月13日猝死的周余先生,生前总感觉到胸部发闷、心口痛,同时这种疼痛向背部放射 , 提示他很可能也患有冠心?。?导致他猝死的原因,可能就是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
七、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脏病变
如果周余生前不再过劳了,那他会避免猝死的命运吗?可能很难,因为心律失常一旦发生,由于电重构规律 , 即便除去病因 , 心律失常仍会发生 。
电重构 , 即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就能引起心脏的生物电生理结构发生多种形式的适应性改变 , 这对维持因心律失常而受损的心功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作用 。但是,这种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改变,在心律恢复正常后 , 又会让原来正常的窦性心律较难维持了,于是又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 。
如此恶性循环,渐渐地就会让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让人患上真正意义上的“器质性心律失常” 。
运动员的情况就是如此 。
运动员 , 几乎天天都要“过劳(过度运动)”,因此心律失常几乎天天发生,这时的心律失常,叫“早期心律失常症状阶段”,有的人几秒钟、有的人几分钟就过去了 。也有的人这种短时间的心律失常症状一年之中会发作数次或数天,这时心脏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心律失常一般很快也可以恢复正常 。
但是,据有关研究发现,职业运动员、退役运动员,患有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持续性室速、室颤)的很普遍 。
这就是“电重构”规律:早期心律失常不重视,势必会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 。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
一般情况下,人过35岁(现在已呈年轻化趋势)人人都会发生心律失常现象 。诱因,除上面谈到的紧张、过劳外,还有睡眠质量差、生物钟紊乱、生病、环境污染(特别是噪音、高频电磁场等物理污染)、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吸烟、饮酒、药品等 , 极其复杂多样 。
要防猝死,就要防“电重构” , 就要从远离这些诱因做起 。
八、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的信号
那已经发生心律不齐了怎么办?积极治疗!现代医学发展,借助三维消融系统(如EnSite Velocity 心脏标测系统)、植入型体内除颤器、起搏器植入等先进设备,多种心律失常已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甚至有的可以治愈 。
问题是要及早发现 , 那如何及早发现呢?
1. 重视心律改变的信号
如心慌、胸痛、气急、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上海27岁的周余,南京政治学院博导严高鸿教授却都忽视了 。
2. 警惕“冠心病”的信号
个案:一位公司老总最近一直感到阵发性“胃疼” , 一天中饭后胃疼得难以忍受,而且不像以前那样休息一会就缓解了,被急送进医院,刚进急诊室他就晕倒了 , 幸好医生有经验 , 立刻给他电击除颤,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医生告知他晕倒的原因是“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室颤” 。
冠心病典型症状为:胸部正中或心前区发生的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向颈、肩、后背甚至上腹部或颔、手臂等部位放射 。
症状如发生在“不典型部位”,往往让人判断错误 。如个案中的老总误以为自己是“胃疼”,而博导严高鸿则把背部疼痛 , 误以为是“肩周炎” 。
3. 无不适症状
临床常发现这样的个案,人已经“心源性猝死”了,他的家人悲痛中惊诧:以前从未听他说过心脏有什么不舒服?。?
原因是,确实有较大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耐受性较强 , 病发作时,他却没有不适的感觉 。
那怎么发现自己有?。壳攵ㄊ碧寮欤牡缤技觳槭欠⑾指髦中穆墒СW罴虮阌行У氖侄危?
如果是类似“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房颤”等突发突止的心律失常,没有发作时去做心电图也很难发现,那怎么办?就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对于有过晕厥、黑懵(一过性眼前发黑)等可能患有恶性心律失常的,必要时还需要反复多次地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请记?。盒穆墒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揭秘年轻人猝死的几大祸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