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中药能喝茶吗


喝完中药能喝茶吗

文章插图

喝完中药能喝茶吗
1、喝完中药能喝茶吗
1.1、喝中药期间喝茶可以降低药效,因为茶有一定的解药功能,我们喝中药的目的是治病,如果因为此期间喝茶而耽误了药效,那就不值得了 。
1.2、喝中药期间喝茶容易产生副作用,茶叶中含有一些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与中药成分容易产生冲突,形成一些副作用,这样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
1.3、喝中药期间喝茶容易产生类似结石的不溶性沉淀物,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而中药中含有生物碱,两者的结合容易产生不溶性的沉淀物,沉积在患者体内无法排出 。
1.4、喝中药期间喝茶容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患者生病期间不仅仅要对症用药,同时还应该增加营养,我们患者患病期间增加营养的同时喝茶,影响了蛋白质的吸收,那自然就会弊大于利 。
1.5、喝中药期间喝茶容易导致大脑兴奋,尤其是对那些神经衰弱的患者,想通过服用中药来调节睡眠的,那么如果此时喝茶,药效尽失不说,还加重兴奋的程度,睡眠质量不但不能改善,反而会下降,完全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
2、喝完中药后的饮食禁忌
2.1、忌吃萝卜:不过服用理气化痰类的药物除外,因为萝卜是有着消食以及破气的功效,而如果服用像人参或黄芪等滋补类的药物,就会削弱了这些药物的补益作用,就会降低药效 。
2.2、忌吃生冷性的食物:生冷性的食物是具有寒凉性的,不太容易消化 。而且这些食物还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也就会影响到胃肠道对中药的吸收 。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
3.3、忌辛辣油腻的食物:像葱、蒜辛辣之品,会抵消中药的效果,甚至还会促发炎症,引起出血 。尤其是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更要忌辛辣食物 。而油腻性食物与中药混合的话,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 。
3、喝中药不苦的小窍门
3.1、放凉后再喝: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 。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
3.2、加快服药速度: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 。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
3.3、适当多喝温开水: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 。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 。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
3、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
不宜煎煮的中药
1、贵重药:此类药物主要成分多为皂甙、蛋白质、脂肪、激素等,由于皂甙本身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而蛋白质又具有不稳定因素,一旦煎煮就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而影响其疗效 。因此,要保存其有效成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研末冲服 。这类药物有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 。
2、芳香药:此类药物均含有在常温下极易挥发的有效成分,根本不能煎煮,否则药效几乎全失,故不宜人煎剂,宜入丸散或外用 。这类药物有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 。
【喝完中药能喝茶吗】3、消食药:此类药物主要有效成分是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如谷芽中的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分解酶等 。这些物质均不耐高温,如果经过煎煮,则活性降低,会影响疗效 。又如鸡内金中的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但易受高温破坏 。谷芽如果煎煮,其效力将减少为干粉的5%;而麦芽煎剂的消化淀粉效力,则只有干粉的三分之一 。所以,上述药物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冲服为佳 。

喝完中药能喝茶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