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斑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


粘着斑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

文章插图
导读:研究人员对350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粘着斑蛋白基因19外显子DNA序列突变进行了筛选 。三位粘着斑蛋白基因具有唯一突变的个体被发现 。……
【粘着斑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研究人员称,编码粘着斑蛋白和偏粘着斑蛋白的基因突变破坏插入圆片的结构和它们与肌动蛋白丝之间的联系,导致扩张型心肌病 。研究人员在1月29号的《循环:美国医学会杂志》指出,在心肌细胞中,粘着斑蛋白和偏粘着斑蛋白位于插入圆片和costamere之间,这是收缩力传输的主要部位 。美国梅欧医院研究人员称,之所以选择粘着斑蛋白基因,是因为已知的它在心脏中的作用 。它编码的蛋白是专门的一组 , 这组蛋白帮助抵抗细胞在每次心脏跳动时受到的机械应激 。他们推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起这种作用的基因可能有缺陷 。
研究人员对350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粘着斑蛋白基因19外显子DNA序列突变进行了筛选 。三位粘着斑蛋白基因具有唯一突变的个体被发现 。体外研究证实,在存在这种突变的情况下,肌动蛋白交联改变 。研究人员称,除发现了这一基因内的特异性缺陷外,他们还与德国一家实验室合作研究了这种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 。在电子显微镜下,从一位患者移植后获得的心脏组织显示,单个心脏肌肉内细胞与细胞之间相联的区域内存在特异性异常 。
心脏组织这项明显的“异常、碎裂、断裂型表现”导致他们认为,粘着斑蛋白基因突变产物的细胞在心脏经受正常应激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破坏 。研究人员推测说,他们发现的这一机制完全可能很普遍,尽管不是由于同一基因的相同突变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帮助抵抗机械应激的蛋白内可能存在缺陷 。

粘着斑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