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检查不是“宣判书”


化验检查不是“宣判书”

文章插图
【化验检查不是“宣判书”】导读:化验单不是宣判书,很多人已看到自己的化验单,提示某项检查不在正常范围内就开始心跳加快、思想崩溃、其实大可不必 。正确对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
化验检查的最终目的是判断化验结果是否正常,因此各项化验检查都应有正常值或正常范围 。正常值是判断化验结果沿用已久的概念,但因其词义不清、概念欠精确而逐渐被淘汰,如今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已被参考值或参考范围所取代 。化验单不是宣判书 , 很多人已看到自己的化验单,提示某项检查不在正常范围内就开始心跳加快、思想崩溃、其实大可不必 。正确对待 ,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
那么,参考值或参考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呢?它是研究人员对未患有相应疾病的正常人群进行相应检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 , 取其95%或97.5%的范围作为参考范围 。以反映肾功能的血肌酐为例,参考范围是44~133μmol/L,就是说肾功能正常人群的血肌酐值绝大多数分布在44~133μmol/L 。如果您的血肌酐化验结果明显高于133μmol/L,则提示您的肾功能可能异常 。
值得注意的是,化验结果低于或高于参考范围,也不一定就是病理状态或患了某种疾病 。因为一个人的化验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剧烈活动、发热、受寒和精神紧张等,都会使人在尿中出现蛋白 , 并且高于蛋白尿的参考范围上限150mg/24h 。这种尿蛋白的出现是人体的正常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应与肾脏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蛋白尿相区别 。其实,化验检查只是疾病信息的一个方面,有了化验结果 , 医生再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等信息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

化验检查不是“宣判书”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