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如何分期


脑出血如何分期

文章插图

脑出血如何分期
1、脑出血如何分期
脑出血一般根据时间分为超急期(发病6小时内)、急性期(发病6小时至2周)、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6个月后) 。
超急期(发病6小时内)
本期是决定预后转归的关键,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防止继续出血 。由于脑出血6小时后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即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因此6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六小时 。
急性期(发病6小时至2周)
本期影响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脑水肿,患者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多,是脑出血引起死亡的又一个高峰期 。
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个月)
度过急性期,病后2周开始,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脑水肿、颅高压征象消退,脑部机能开始恢复,进入恢复期 。
后遗症期(6个月后)
此时病情稳定 。
2、脑出血是什么样的疾病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
3、脑出血的病因是什么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
【脑出血如何分期】
脑出血如何诊断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 。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1.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5.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1.5cm的血肿均可精确地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
脑出血如何治疗
超急期治疗
本期是决定预后转归的关键,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防止继续出血 。由于脑出血6小时后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即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因此6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六小时 。一般血肿小、颅内高压不明显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有手术指征者在发病6小时内早期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恢复期治疗
此期除了原有的内科治疗外, 另一重要的措施是康复治疗, 应着手正规与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显著减少致残 。
后遗症期治疗
此时病情稳定,重症患者可后遗偏瘫、言语障碍甚或关节的挛缩、变形等症,过多的药物治疗已无必要,可酌情予平调阴阳、疏通气血的中成药 。有研究表明,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在2年内都还具有可塑性,因此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康复治疗仍是此期一项重要的工作 。

脑出血如何分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