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例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例分析

文章插图
导读:1997年9月就诊 。患者于7个月前伴发头晕乏力,间断齿鼻渗血,遂在北京某解放军医院经血象、骨髓象等全面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 继发于嗜酸性筋膜炎 。经住院予以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配合输血、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支持疗法治疗6个月 , 病情不见好转,仍间断齿鼻出血,尿血,且发生过颅内出血 , 仅靠输血维持生命 。……
赵某某 , 男,42岁 。
1997年9月就诊 。患者于7个月前伴发头晕乏力,间断齿鼻渗血,遂在北京某解放军医院经血象、骨髓象等全面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于嗜酸性筋膜炎 。经住院予以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配合输血、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等支持疗法治疗6个月,病情不见好转,仍间断齿鼻出血,尿血,且发生过颅内出血,仅靠输血维持生命 。
验血:血红蛋白63g/L,红细胞2 。06×1012/L,血小板18×109/L,症见间断皮肤、齿鼻出血较明显,伴烦热口干,头晕不适,纳食不香,失眠多梦,面部及背部多发疖肿,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 。
辨证:急劳髓枯温热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法:凉血解毒、滋阴补肾 。
方药:康血宁VI+康血宁辅药IV(加减蝎子七、血见愁等)
连服上药45天后,病情趋于稳定 , 出血症状明显减轻,输血间隔时间延长 。经会诊进行中药加减后,继续服用上方后,消失,血象逐渐恢复,继续行院外治疗 。于同年12月随访,血象完全恢复正常,获得缓解 。
该病乃造血之源肾精枯竭竭 , 复加外感温热,邪陷营血所致,髓枯精竭血少更甚,致血证凶险,时有发热,血虚之象进行性加剧,诊断急劳髓枯温热型病证 , 以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为主,先稳定病情,待出血、发热症状消失 , 逐渐脱离输血时,再施补益脾肾、填精益髓之剂以固其本,凉温兼施 , 加强了促进造血功能之恢复 。
【经验与体会】
1、慢性再障以“虚劳”、“血虚”概括,从肾之阴阳辨证中医学中并无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词,更无急慢性之分,我们认为慢性再障因劳倦过度、外感邪毒、房室不节等导致脏腑阴阳受损,遂成虚劳之证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一派血虚失荣之象 , 帮以“虚劳”、“血虚”加以概括诊断;“肾主骨、藏精、生髓”,肾虚则精少髓枯 , 血不得生,在临床诊治时,依患者偏阴偏阳之象而辨证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俱虚型 。
2、从肾论治,兼活血疏肝在临证时依症状、舌脉表现之偏向,辨之阴阳偏盛偏衰,从肾论治,以滋阴济阳补肾 , 填精益髓生血,此乃辨证施治之基础 。虚劳血虚肾阳虚衰型,常用太白洋参、太白米、肉桂、枸杞子等;虚劳血虚肾阴亏虚型,常用天莲草、蝎子七、补骨脂、太白洋参等;虚劳血虚肾阴阳俱虚型,常用太白洋参、扫帚七等 。
3、结合药理学研究,辨证加减具有刺激血细胞生长的药物 。根据药理学实验研究,显示下列药物具有刺激血红细胞生长之疗效:①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及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药物: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鸡血藤、太白洋参、太白花、桃儿七等;②增加网络红细胞的药物;鹿茸(鹿角胶)、鸡血藤等;③增加白细胞的药物;补血草、西洋参、太白米等;④升高血小板的药物:当归、白芍、生熟地、山茱萸、紫河车、大黄、三七等 。
4、结合证型演变,遵循治疗规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病之初 , 多呈肾阴虚表现,均呈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全身细胞减少而出现的代偿性机能亢进的不同程度表现 。此阶段为一派虚热之象,易动血而致各种衄血症状,治宜滋阴补肾 , 填精益髓,佐以凉血止血 , 因虚不受补,故不宜单味进补;病情相对稳定后此时阴虚内热症状不明显 , 渐致出现阳虚证候,或阴虚、阳虚证候交替服用;我们认为此阶段为时不长 , 病人较快进入进一步稳定生血后期属肾阳虚者,治疗上施以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填精益髓可促进阳生阴长,化生精血,贫血改善,出血消失,血象恢复 。我们在慢性再障的治疗过程中 , 摸索出证型演变及治疗规律变化,病程分初、中、后、末,治疗用药为凉、平、温、热之规律 。亦即病之初期滋阴补肾,促进发热、出血症状消失,以稳病情;中期滋阴济阳,缓解症状,巩固病情;后末期温补肾阳 , 填精益髓,促进生血 , 使造血功能恢复 。
5、急性再障以“急劳髓枯温热型”加以诊治 。外感温热邪毒理致病之因,乃标证 , 急劳髓枯系病本 。在治疗上,针对上焦外感温热之证用康血宁VIa号之苍耳子散以疏散风热 。温热邪毒内隐营血 , 清热凉血,急劳髓枯之病本选康血宁VIb被肾降火,三方加味施汉以凉血止血 , 散风清热、滋阴补肾,组成凉血解毒方,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补肾新法,有不同于传统的一味温补肾阳、滋补肾阴之观念 。尽管贫血血虚等症状进行性加重,便不宜补虚治疗,用传统的补肾法治疗急性再障,易补阳热更炽 , 滋阴血不生,病人多半在短期内死于大出血或感染性败血症 。凉药的应用宜早不宜迟,采用凉血解毒新途径治疗使温热致病邪毒得以及时清除,出血、发热证候得以及时控制,使病情得以及时稳定 , 促进精血化生 。
6、再障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例分析】再障常因血小板减少等原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如不及时加以控制,易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自拟止血散施治,由止血草、鹿衔草、头发七、蒲黄炭等组成,上药各等分 , 共为细末,每次10g , 用藕粉糊调成粥状,口服,且不需禁食,每用于临床,屡屡显效 。

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例分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