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结核


什么是小儿结核

文章插图

什么是小儿结核
1、什么是小儿结核呢
小儿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感染结核菌所致 。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小儿时期以原发性肺结核最为常见 。
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染色时呈抗酸性 。核杆菌含有类脂质 。蛋白质和多糖体 。类脂质主要有磷脂 。脂肪酸与腊质三种 。本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37℃培养4--6周后始能观察结果 。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结核菌 。我国小儿结核病绝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 。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结核菌一旦被儿童吸入即可造成感染,首先在肺内形成炎症性原发病灶,继而胸内淋巴结肿大,进一步结核菌通过淋巴、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血行播散,与此同时人体可逐渐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多数儿童体内的大部分结核菌被抵抗力消灭,原发病灶逐渐痊愈,血行播散也被控制,仅留下少数潜伏病灶,受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的少量结核菌可长期存在,在一生中任何时期抵抗力低下时,潜伏的结核菌可生长繁殖而进展为成人的续发性结核病,成为结核病新的传染源,引起新的传播 。
2、小儿结核有什么症状
发热: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不规则高热 。1-2周后逐渐转为低热 。多为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8度以下,每天有1度以上的体温波动 。
盗汗:多与发热同时出现 。表现为半夜或清晨醒来前出汗 。多在胸部、头部或腋下出汗 。
患儿会出现倦怠,精神不振,爱哭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情反常,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性症状 。
患儿或会反复出现疱疹性结膜炎,在出现全身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病变所在部位受损的症状,比如头痛,咳嗽,腹痛,腹泻等 。
3、小儿结核的传染途径
3.1、呼吸道传染
【什么是小儿结核】病人咳嗽时,带有结核菌的飞沫短时间内浮游于空气中;吐出的痰液在地上干燥后,结核菌散播于飞扬的尘埃中、健康儿吸入带菌的沫核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 。
3.2、消化道传染
多因饮用未消毒的污染牛型结核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结核菌的其他食物而得病 。
3.3、其他传染途径
通过皮肤及胎盘传染极少见 。
小儿结核有什么危害
1、重症感染多见
患肺结核排菌的母亲,若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可造成啼哭的婴儿吸入肺内大量结核菌 。因婴儿对结核感染无特异免疫力,可引起重症感染,表现出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 。
2、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性
患儿组织和器官对结核菌高敏性,肺内可表现为原发病灶的周围炎,肺外表现除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外,还可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 。
3、淋巴系统广泛波及
在肺原发病灶形成过程中,结核菌可沿淋巴管抵达肺门和纵隔淋巴系统,尤其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 。肿大淋巴结还可产生压迫症状,内部干酪样坏死,甚至穿破支气管,产生支气管播散,并成为慢性结核中毒症和结核复燃的根源 。
4、全身播散倾向
小儿结核感染6周后容易发生淋巴源性和血源性播散 。早期少量结核菌先进入小循环,可仅限于肺脏,然后通过肺进入大循环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组织,故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结核常见于婴幼儿 。
小儿结核如何预防
1、加强初级保健
要依靠城乡基层医疗网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医生包括农村医生的作用 。临床证明结核的发病与小儿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
2、发现病例及早防治
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 。定期作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小儿,其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着 。
3、卡介苗(BCG)接种
1908年卡氏(Callmette)和介氏(Guérin)二人应用牛型结核杆菌在5%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230余代的反复培养,病菌失去致病的性能然后制成菌苗(卡介苗BCG),接种到人体使受种者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
4、化学预防
即服用异烟肼预防结核病在下列情况可考虑:接触开放性肺结核父母的婴幼儿;新近结素反应由阴性变为阳性的自然感染儿;结素呈强阳性反应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结素阳性并有早期结核中毒症状但肺部X线检查尚属正常的小儿 。

什么是小儿结核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