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尿裤子的原因


小孩尿裤子的原因

文章插图

小孩尿裤子的原因
1、小孩尿裤子的原因
1.1、主要和遗传因素是有关系的,常常是有家族史的;
1.2、由于环境温度不适应,尤其是寒冷的天气,加之宝宝饮水多,及肌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和膀胱控制能力差等原因,也很容易出现尿裤子(遗尿症)的;
1.3、其他,如心理因素、泌尿系感染、脊柱裂、蛲虫病等等,都容易引起宝宝经常尿裤子(遗尿症)的 。
【小孩尿裤子的原因】 2、宝宝尿湿裤子不能怎么做
2.1、责骂批评
宝宝尿裤子,千万别对宝宝大声批评斥责,也不可嘲讽宝宝,这会让宝宝感到害怕,甚至对上厕所更加产生抵触情绪 。
2.2、施加惩罚
有些家长比较严厉,看到宝宝尿湿裤子,就继续让宝宝穿着脏衣物,想给他一个教训 。然而,这只会让宝宝感到羞涩、担忧、害怕 。
2.3、想办法应对孩子尿裤子
妈妈应只要妈妈找到“失误”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可以顺利帮宝宝摆脱尿裤子的困扰 。
3、怎么避免尿裤子
3.1、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就是从小注重培养孩子提前入厕的良好生活习惯,不憋尿 。妈妈可以通过形象的故事讲述或动画观看,让孩子明白憋尿对身体的坏处 。提醒孩子有了尿意及时入厕 。
3.2、训练孩子穿脱裤子如厕
宝宝自己穿脱裤子是如厕的重要环节,妈妈可以这样教孩子:
3.2.1、男孩上厕所:将裤子褪到膝盖处,然后用手将贴在下面肉肉上的小JJ扶起来,接着将小肚子挺起来(保持身体中间部分朝前的姿势),最后才开始用小手扶着小JJ尿尿 。
3.2.2、女孩上厕所:把裤子褪到膝盖以下,穿裙子的小女孩需要用一只手将裙子撩起来,然后坐到小马桶上,大腿处稍微分开一点才能保证小便时尿尿不会顺着小屁股流到小腿上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尿裤子
第一阶段:(1—1岁半以前),随天性,想尿就尿
1岁半以前的孩子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 。所以家长尽量随孩子天性,让他们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过于着急训练孩子上厕所,因为过早训练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 。不过,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理解排便前,家长看到他们尿湿或排便弄脏裤子,就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孩子尿了”、“孩子大便了”,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
第二阶段:(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
孩子长到1岁半以后,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 。从生理上看,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孩子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 。因此,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孩子进行上厕所的训练 。
第三阶段:(3岁以后):让孩子慢慢克服尿床
孩子3岁后,家长可以每次把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先半小时,再1个小时、2个小时 。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孩子膀胱的储尿能力,使他们逐步改变,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 。当然,如果过了五六岁还是尿床,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
孩子尿裤子怎样调理
1、孩子要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平时要训练孩子排尿,从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排尿能力;
2、保持局部卫生,预防炎症感染,以免增加尿裤子(遗尿症)的症状;
3、当孩子出现尿裤子(遗尿症)频繁时,最好是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孩子出现经常尿裤子(遗尿症)的症状时,宝妈妈避免恐吓,责骂孩子,这样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损害自信心的,从而使孩子精神过度紧张,增加孩子尿裤子(遗尿症)症状 。

小孩尿裤子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