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的药物


脑出血后的药物

文章插图

脑出血后的药物
1、脑出血后的药物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这是脑出血治疗重要的一步 。50%甘油盐水,按1g/kg口服,每4小时一次,或可首次给服100ml,以后60ml一次,每日4次;或10%甘油静脉用制剂500ml静脉滴注; 也可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每4~6小时一次,可和速尿40mg静推交替使用 。输入后4小时内如尿量少于250ml,要慎用或停用,检查肾脏情况 。
如需降压,则需注意:血压急骤下降显然不利于脑血液循环的自动调节,甚至加重脑缺血,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频度增加,所以应缓慢地降低血压,不宜过猛,一般选用中成药珍菊降压片,2片,每日3次 。
2、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
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
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脑CT扫描检查: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 。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
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
3、脑出血的病因诊断
脑实质内小型动静脉畸形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 。破裂后形成血肿,畸形血管或瘤体自行消失 。即使做脑血管造影也难显示 。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病毒、立克次体感染等可引起动脉炎,导致管壁坏死、破裂 。
维生素C和B族缺乏,脑内小血管内膜坏死,可发生点状出血亦可融合成血肿 。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缺乏性紫癜、血友病等 。
脑出血的分类
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 。
脑桥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
小脑出血: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针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
脑出血病人的饮食方法是什么
1、高蛋白
专家还提醒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去调整日常饮食,也就是说患者的饮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像一些急性期的病人,这部分患者的日常饮食就应该以高蛋白为主,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病情 。
除了要注意高蛋白之外,还要特别的注意补充大量的维生素以及热量,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以及治疗都十分的重要 。
2、缓慢喂食
对于一些刚刚能进食的脑出血缓和而言,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耐心,因为这个时候患者的咀嚼能力以及吞咽能力都十分的迟钝 。
【脑出血后的药物】因此在喂食的时候必须要慢一点,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有呕吐或反呛等晴情况 。出现有这些情况的时候应该让患者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

脑出血后的药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