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


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

文章插图

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
1、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有出血、发热
1.1、出血:患上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后,患者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就会逐渐的减少 。因而,患者很可能会因为细微的创伤就诱发出血不止的现象 。主要是患儿常变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有时也会帮有口腔、鼻以及牙龈输血的现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时患儿还会出现夜间出汗、手足心比较热的症状,这些都是阴虚血热表现 。
1.2、发热:儿童患者常见发热感染现象
患者的机体因为病情受到严重的损害,一般情况下,儿童患者会有发热或感染的现象 。同时,血小板减少患者高烧体温常常超过38℃ 。
2、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有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受累
2.1、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低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程延长,当病情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极容易出现出血症状,进而诱发溶血性贫血 。
2.2、神经系统受累:颅内出血导致脑血管受损害
当患者的脑血管受到该病侵害时,患者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种多样的暂时性或者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
3、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有血热症、头晕头疼
3.1、患儿还会出现大便干燥,口干、口渴现象,这些症状在中医学上属于血热症的范畴 。
3.2、由于长时间的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心悸气短等常见的现象 。
儿童血小板低的原因
1、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血小板生成减少
如血小板生成减少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 。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
2、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人体免疫机制缺陷
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人体免疫机制缺陷造成的,免疫系统失衡紊乱导致的发病,医学上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 。主要这些诱发因素跟治疗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患者是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 。
3、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受药物影响
3.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伴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 。
3.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 。
【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3.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制造血小板的药物 。
4、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抗体影响
孩子血小板低还可能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 。
5、孩子血小板低可能是受母体影响
孕母有血小板减少症或用药,会使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免疫、感染等因素也可使血小板减少 。

儿童血小板低的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
2、患者应充分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或过早行走活动 。
3、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相关刺激因素,如抗生素、花粉等 。
4、患者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疾病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软食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进流质、冷流质饮食或禁食 。
5、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
6、叮嘱并控制血小板减少患者不用手搔抓皮肤,以免引起出血 。

儿童血小板低的常见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