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时期_恋爱有几个时期


恋爱的时期_恋爱有几个时期

文章插图
导读:恋爱的时期有几个?不同恋爱的时期的想法是不尽相同的 , 恋爱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
爱情
一直以来 , 我都积极鼓励单身的年轻人去谈恋爱,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恋爱的欢喜和忧愁会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生命,拓展一个人内在的感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情场是道场,谈恋爱其实是你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果说生活是一场修行,那恋爱无疑是这场修行中关键的部分 。那些在恋爱中获得了成长和蜕变的人 , 正是修行功课做得好的人 。
无论是阅读读者来信,还是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 , 不管他们是男是女,会遭遇这样一种情况:在职场上发展得很好 , 自身条件也不错,身边又不乏追求者,但是一谈恋爱,总会遇到相似的困境,好像被卡在一个点上无法动弹,痛苦不堪 。
我有一个来访者林然,被朋友们称为女神 , 可想而知她外貌出众,很有魅力,加上她自身职业发展优秀,为人又温柔大方 , 所以从不缺桃花 , 但是她却只对已婚男人来电,每一次都让自己陷入三角关系中,成为了一个“习惯性小三” 。
林然为什么会成为习惯性小三呢?她的父亲在她四五岁时发生婚外情,与她妈妈离婚,与别的女人在一起结婚生子 , 然后拒绝与她们母女联系 。小学时,她的母亲每个月会逼着她去向父亲要生活费,父亲却常常冷冷地拒绝她,要不来生活费的她总是被母亲打骂 。后来母亲再婚,让她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很疼爱她,与之相处也很快乐,她原本以为生活会变好起来,结果没几年,母亲又离婚了,外婆也因为年纪大 , 没钱没精力 , 无力抚养她,她又被外婆送回母亲那里,然后母亲又再婚 , 对她不闻不问……在她早年的生命里 , 她总是体验到不断被抛弃的痛苦,先是父亲抛弃她 , 然后是母亲抛弃她,再然后连最爱的外婆也抛弃了她 。她内心对异性缺乏信任感 , 但是又非常渴望有一个强有力的男人爱她 , 对她不离不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在她身边陪伴她,照顾她 。矛盾的是,她总对那些事业成功的已婚男人心动,在和他们恋爱的过程中 , 在理智层面上 , 她不会要求对方为了自己离婚,因为她并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 , 但是她在关系中的不安全感促使她会不断地考验对方,考验的方式就是不停地“作”,提很多的要求,要男人向自己证明,他是有多爱自己,对自己会不离不弃 。两个人刚开始是享受爱情的甜蜜,不久便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最后,这些已婚男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 比如妻子怀孕,移民国外等,和她分手,她再次体验到被抛弃的痛苦,内心痛苦得难以自拔,抑郁发作,可下一次她又会爱上另一个已婚男人 。
【恋爱的时期_恋爱有几个时期】林然从25岁开始就当别人的小三,换了一个又一个男朋友,一直到35岁 , 她历任男友都是别人的丈夫,她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陷入到某种不断重复的命运中 。
童年缺爱、物质匮乏以及被抛弃的体验,让林然渴望被强大又有力量的男人守护和关爱 。也许在她的潜意识,跟已婚男人谈恋爱,其实是与男人的妻子一决高下,就像跟妈妈或者爸爸的情人一决高下一样 。再或者她潜意识中希望这些已婚男人选择自己,而不是家庭,就像爸爸当初选择和婚外的情人在一起一样 。她其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父亲的爱 。
这个案例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解释 。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三角关系 , 便是一个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孩子在3~5岁时,进入“俄狄浦斯期”,即是我们所说的“恋父”“恋母”阶段 , 他们非常喜欢粘着异性父母,他们会与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的爱,儿子渴望妈妈爱自己胜过爱爸爸,女儿则渴望爸爸爱自己超过爱妈妈 。比如在这一时期,儿子可能常常会说“我要娶妈妈”,女儿可能会说“我要嫁给爸爸” 。如果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 他们就会向同性父母认同,男孩认同爸爸,女孩认同妈妈 。比如女孩会这样想:爸爸虽然很爱我,但是更爱妈妈,我如果像妈妈一样,长大以后就能和爸爸一样的男人在一起了 。于是 , 她们长大之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不容易陷入到三角关系中 。反之,就会对爱情有不正常的渴望,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恋父情结,或者陷入三角关系中 。
经过一年的心理咨询,林然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她越来越看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模式,看到自己是如何重复习惯性小三和被抛弃的命运 。看见即是改变的开始,当她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她的行为就慢慢发生了改变,就算对一个已婚男人心动了,她也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冲动,不再付诸行动,去跟对方去发生关系 。她更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稀里糊涂地陷入到三角关系中 。再后来,她渐渐不再对已婚男人产生爱的冲动,而是学会跟单身的男性谈恋爱,在亲密关系中也学会不再去考验对方,不再去证明自己是被爱的 , 而是懂得用心珍惜和经营彼此的关系 , 学会更多地爱自己 。
像林然这样在情感中陷入“强迫性重复”的人并不在少数,也许他们不会重复做小三的命运,但是他们会重复其他的模式,他们的行为就像一个跳脱不开的轮回 。有的人总会爱上某一类外人看来是人渣的人,她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总想这一次不一样 , 但是这一次还是和之前一样 。有的人谈了一场又一谈恋爱 , 总是无法与另一个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每一段关系最长都无法超过半年 。有的人刚开始明明是很幸福甜蜜的一对 , 心想 , TA就是那个对的人,然后不久却发生矛盾、争吵、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甚至发展到互相动手 , 最后累了,倦了,受伤了 , 带着千疮百孔的心结束这段关系 , 结果下一次恋爱 , 换了一个人,还是如此,陷入“强迫性重复”的死循环……什么 是“强迫性重复”呢?这个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们仿佛故意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痛苦,相同的命运在一个人身上反复地重演 。比如有的童年遭受父母虐待的子女,成年之后总是选择会虐待自己的伴侣,重复被虐待的命运 。有的因为妈妈抑郁 , 总是在照顾妈妈 , 自己被忽略的孩子,成年后却选择与那些抑郁或者生活悲惨的女子交往,经历童年相同的痛苦体验等 。
我最近收到一位30岁男性的来信,他觉察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陷入一种“强迫性重复” 。他的生命中,总会遇到两个女人,一个是邻家妹妹,各方面条件都与他比较般配,对他比较温柔体贴,爱他的女人,另一个则是白富美,容貌堪比范冰冰 , 家庭条件,所受教育都比他要高一个层次,且对他比较冷淡,喜欢虐待他,可他又爱得不行的女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两个女人 , 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一个爱他的 , 一个他爱的 。
大学时,他身边就有这样两个女同学,每当他在追求白富美的过程中受伤时,就跑到邻家妹妹那里去疗伤,获得温暖和安慰,等伤养好了,他会离开邻家妹妹 , 又投身到追求白富美的事业中,然后被拒绝 , 被打击后,他又回到邻家妹妹那疗伤……他就像一头布利丹的毛驴,在两个女人之间徘徊挣扎,到了30岁,重复了好几段相同的情感经历 , 还是不知道要选择哪一个女人与之牵手 。
我与他谈了一次 , 发现他虽然表面看起来很自信,但是内心非常自卑 , 对于自己的家庭条件,所受的教育,工作的能力等都不自信,自我价值感很低 。他喜欢并追求白富美,其实是因为内在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对方那样的生活 , 他不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希望自己是个高富帅,富裕、自信、引人注目 。白富美那样的女孩对他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女神,与之交往,可以补偿自己的自卑心理,感觉自己也被人关注,有价值了 。如果他看到这个真相,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欣赏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感,他就能够跳出在两个女人之间挣扎的宿命 。
情场是道场 , 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总是重复相似的场景,感觉痛苦不堪,那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好看一看我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摆脱如此痛苦的强迫性重复呢?因为那些体验虽然痛苦,但却是我们熟悉的,熟悉会带来安全感 。很多人一辈子都习惯于走一条痛苦但熟悉的老路 , 也不愿意走上一条快乐但陌生的新路,因为陌生意味着充满未知与不安全 。无论是通过自我觉察,还是求助于心理咨询 , 改变这种重复的命运都是很大的挑战,它需要你有很大的勇气,愿意去面对自己 , 改变自己 。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强迫性重复”也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次机会,一次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 。就像你打游戏通关,如果这一关没有闯过去,那这关就要不停地重复,如果闯关成功 , 不仅技能大增,还可以进行下一关 。
任何改变 , 都是一次冒险 。但如果不愿意冒险,就只能困在旧有的模式中 , 就像西西弗斯一样,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自己痛苦的命运 。要想终止或者打破这种死循环模式,需要我们先认识和了解自己,然后改变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面的关系模式 。也许刚开始只是迈出改变的一小步,但你会看到改变并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可怕,一点点的成功会激励你做出更大的尝试和探索,最终让你真正改变内在的模式,从痛苦的重复中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 。
注:文章中来访者的姓名为化名,我已做了处理,隐去其重要的个人信息 , 切勿对号入座 。
恋爱形态
无知期
不明白恋爱的意义也不明白什么是感情,行为导向根据内心的好奇或老师家长反对的叛逆表现行为
1:对有好感的人嘲笑、作弄、欺负
2:默默关注,在同时在场的情况下能离多远离多远避免发生交集3:喜好对方的喜好,就是喜欢在一起玩
主要人群小初中生,此类人群在感情中基本无害虚荣期
是无知期的延伸 , 不明白恋爱的意义也不明白什么是感情,行为导向根据内心的好奇或老师家长反对的叛逆,或是对性的渴望表现行为
1:注意形象外表,耍酷,打篮球,玩街舞,BeatBox,吸烟,打架 , 模仿明星
2:喜欢鹤立鸡群,做怪异的事情从而希望得到异性关注
3:脚踏多条船,得到即分手
主要人群自初中至工作皆有,以高中、大学居多,此类人群以男女朋友数量及质量为炫耀资本 , 或以收集处男、女第一次为爱好,与此类人群交往往往比较容易收到伤害非同类人可以幸免 , 同类人易建立炮友关系懵懂期
本阶段在恋爱或感情中已产生需求,或安全感,或提款机,或排解寂寞,或生理需要多数本人并不自知表现行为
1:乐于接触异性 , 乐于参加社团、社交活动
2:愿意付出,讨好异性,只要能建立情侣关系
3:不易分手,依赖对方,要求多且奇葩
此阶段人群各年龄层次皆有 , 与此类人交往容易争执,此类人往往伤害对方而不自知 , 稍不如意易抱怨生气或寻死腻活往往扮演受害者角色,若对方提出分手则四处控诉,让你身败名裂!
渴求期
此阶段人群对恋爱及结婚有明确定义 , 恋爱为了结婚,结婚为了不受长辈亲友逼迫、或是自己身边出双入对而羡慕嫉妒后渴求、或是想通过结婚改变生活质量,此阶段人群目的性更强 , 价值观受普世价值观影响严重 , 女方重视对方相貌、身高、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男方则希望女方貌美如花、身材苗条、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且唯自己马首是瞻,此类人群是“直男癌”、“直女癌”高发人群 。
表现行为:与第三阶段类似但更为夸张
4:会注册相亲网站 , 报名相亲活动,发动周边有生力量介绍对象 。
5:闪婚、闪离
此阶段人群与三阶段类似,让自己及对方都很辛苦,不如意时反应更为强烈,是本人深恶痛绝及绕道而行的角色!
恋爱是美好的 。

恋爱的时期_恋爱有几个时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