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防治


急性脑血管病防治

文章插图

急性脑血管病防治
1、急性脑出血病如何预防
避免劳累:疲劳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易引起脑出血、梗塞、缺血 。
减少心理应激:情绪激动时,使血压增高,动脉痉挛,导致脑卒中 。
居室空气新鲜,清洁安静,避免噪声 。
控制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是防止血管阻塞的重要举措 。
按时作息,保证睡眠7小时 。睡眠提倡两段制,即夜间睡眠和午睡 。

睡前饮水,不要突然坐起 。防治腹泻,脱水,血粘度增加易诱发脑血栓 。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诱发脑血管病急性发病 。
自我检测症状、心率、血压,有异常应限制运动,及时找医生 。
备用制氧机或氧气袋,以防急性事件发生 。
向家人和陪护人员讲明:诊断、治疗、急症联系人 。一旦发病,不搬动,就地治疗,稳定血压、心律、呼吸,吸氧,联系医院 。
2、急性脑出血管病如何治疗
2.1、药物治疗
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粟碱、烟酸、川芎嗪、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 。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 。大面积梗塞早期应用脱水药 。
出血性卒中早期应给予脱水药,如甘露醇、山梨醇、甘油盐水、速尿等,但应严防电解质紊乱 。无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利脱水及防止甘露醇等脱水药的反跳作用 。发生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 。
2.2、手术治疗
脑出血者若血肿限局,年龄适合,无严重并发症,则可行血肿清除术或减压术 。小脑出血早期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尤佳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动脉造影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也可行手术治疗 。继发交通性脑积水者,可作脑室分流术 。
3、急性脑血管病如何护理
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h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以免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4周 。限制探视,一切护理操作均应轻柔,并头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 。
脑血栓患者采取平卧位,以便使较多血液供给脑部,头部禁止使用冰袋及冷敷,以免脑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 。
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h内禁食;24h后如病情平稳,可行鼻饲流质饮食;鼻饲液体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保证足够蛋白、维生素的摄入 。
言语训练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沟通,讲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使病人有讲话的欲望,强化刺激,直到病人理解为止 。再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

急性脑血管病如何急救
1、先将患者侧卧,千万不要仰卧;不要来回摇晃和搬动患者,避免头部的运动 。可将患者头部略抬高,如果口腔内有较多分泌物或呕吐物,则需要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理口中异物,如假牙,叩拍背部,排出口腔内及气管内分泌物和呕吐物 。
2、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急救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家人不要悲哭或呼唤患者,因其会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避免强光刺激,同时保持空气流动,给患者吸氧 。
3、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患者服用止血药物 。
4、可做一些简单检查,如轻声呼唤患者,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能够回应;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用检查观察患者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等 。
5、不能背或抬患者送往医院,正确做法是保证途中患者平稳,尽量避免颠簸,以免加重病情 。
急性脑血管病有什么症状
1、头痛头晕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五大先兆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起初是间断性 ,后发展为持续性头痛 ,如果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 。头痛、头晕和血压的波动有关 。
2、精神异常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五大先兆症状精神不振,每天昏昏沉沉总想睡觉 ,并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这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 。
3、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主要表现为:突然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等 。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脑供血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全身明显乏力,出虚汗,低热,心悸或胸闷不适;有的人出现呃逆,恶心呕吐等 。如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常预示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 。
5、感觉功能障碍
【急性脑血管病防治】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

急性脑血管病防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