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欣和拜糖平的区别


倍欣和拜糖平的区别

文章插图

拜糖平与倍欣的区别
1、拜糖平与倍欣的区别
拜糖平、倍欣等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 。它们需要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因此需要在吃第一口饭时嚼服,才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 。
2、拜糖平是什么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卡波糖,化学名称:0-4,6-双脱氧-4-[[(1S,4R,5S,6S)4,5,6-三羟基-3-(羟基甲基)-2-环已烯-1-基]氨基]-α-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萄糖 。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 。配合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需个体化 。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 。个别情况下,可增加至一次0.2g(一次4片),一日3次 。或遵医嘱 。
3、服用拜糖平的不良反应
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和腹胀,极少见有腹痛 。如果不遵守规定的饮食控制,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 。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应咨询医生以便暂时或长期减小剂量 。极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极个别病例观察到水肿的发生 。极个别病例发生轻度肠梗阻或肠梗阻 。据报道在极个别情况可出现黄疸和/或肝炎合并肝损害 。在日本发现个别患者发生爆发性肝炎而死亡,但是否与阿卡波糖有关还不明确 。
拜糖平的药理作用与注意事项
1、拜糖平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复杂的低聚糖,其结构类似寡糖,这种非寡糖的“假寡糖”可在小肠上部细胞刷状缘处和寡糖竞争而与α葡萄糖苷酚可逆地结合,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酚如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酚及蔗糖酶的活性,使淀粉分解成寡糖如麦芽糖(双糖)、麦芽三糖及糊精(低聚糖)进而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
2、用于配合饮食治疗糖尿病,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糖尿病药物合用治疗糖尿病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单纯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时,拜糖平应作为一线治疗药 。当现有常规降糖药不能正常控制血糖时,可合并使用拜糖平 。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可与胰岛素配合使用 。
拜糖平的禁忌证,对拜糖平过敏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18岁以下青少年、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者禁用 。也禁用于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病症如肠梗阻、肠溃疡等 。
倍欣是什么
1、倍欣能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淀粉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延缓糖分的消化与吸收,使淀粉分解成寡糖如麦芽糖(双糖)、麦芽三糖及糊精(低聚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的速度减慢,造成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缓,从而缓解餐后高血糖 。
2、口服易吸收,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2h,血浆药物浓度峰值为0.097μg/ml,8h后减少50% 。长期服用未见药物在体内积蓄 。在大肠、胃黏膜、小肠黏膜、膀胱、肝、肾分布浓度较高,单剂量0.2g顿服后体内血浆分布半衰期为3.7h,血浆消除半衰期为9.6h,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 。倍欣主要以原形或肠道降解物形式经粪便排出体外,仅有1.7%由尿液排出 。
【倍欣和拜糖平的区别】3、糖尿病酮症酸中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 。严重感染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患者或严重创伤的患者 。对倍欣有过敏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老年人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以防低血糖等发生 。孕妇慎用,尽可能避免哺乳期妇女用药 。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个别患者偶尔出现肝酶上升 。

倍欣和拜糖平的区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