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盆腔炎 如何用药治疗


患上盆腔炎 如何用药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急性盆腔炎主要由病原体引起,临床表现可因炎症的轻重与范围大小而有不同 。病人常有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和下腹疼痛,也可位伴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典型急性炎症史,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表现急性发作 。……
急性盆腔炎主要由病原体引起 , 临床表现可因炎症的轻重与范围大小而有不同 。病人常有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和下腹疼痛 , 也可位伴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 , 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典型急性炎症史,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 , 表现急性发作 。病人全身症状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下腹痛及腰痛;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
平时应做好四期卫生,积极治疗阴道炎、子宫颈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手术指征,应行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应以综合治疗为宜 。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带下”、“痛经”、“徵瘕”等范围 , 有时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 。其病因为毒邪感染,热伏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瘀滞、冲任受损所致 。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热毒型:证见高热,寒战 , 头痛,小少腹疼痛拒按 , 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经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
2.湿热型:证见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3.湿热瘀滞型:证见小腹胀痛拒按 , 口苦口干 , 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于结 , 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
4.瘀血阻滞型:证见下脂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 , 苔薄,脉沉弦或涩 。
【患上盆腔炎 如何用药治疗】5.冲任虚寒型:证见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泛?nbsp;,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
(一)急性盆腔炎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半卧位;进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贫血者少量输血;痛重时予镇痛剂 。
2.控制感染:选用强力、大量抗生素,常用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静脉点滴
3.疑有宫内组织物残留时 , 控制感染后进行清宫术 。
4.手术治疗: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下降 , 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者可继续控制炎症数日后行手术治疗;突然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疑脓肿破裂,应立即剖腹探查 。
5.对症支持治疗 。
用药原则
1.对轻型急性盆腔炎 , 以应用青酶素、丁胺卡那酶素或甲硝唑静脉滴注为主;
2.对重型急性盆腔炎 , 以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菌素为宜 。
3.脓肿形成,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脓肿切开引流,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强力,有效抗生素 。
常见参考用药
1.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 , 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
(2)红霉素:每日1-1.5g , 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 , 每日2次,肌肉注射 。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 , 一日3次,肌肉注射 。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 。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
2.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
(二)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 , 5一l0次为一疗程 。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小编后记,以上用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参照遗嘱 。

患上盆腔炎 如何用药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