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牙齿的症状


小孩长牙齿的症状

文章插图

小孩长牙齿的症状
1、小孩长牙齿的症状
1.1、疼痛: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
1.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
1.3、脸颊发红:妈妈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
1.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
1.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
1.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
【小孩长牙齿的症状】1.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
1.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
1.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
2、小孩牙齿萌出的特点
2.1、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 。
2.2、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其生理范围较宽,个人差异较大 。晚萌6-12个月是正常的 。
2.3、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 。
2.4、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
3、小孩长牙过慢的原因
3.1、先天遗传
宝宝长牙太慢可能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性别也会有所影响,女孩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孩早些 。
3.2、后天因素
后天环境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 。比如早产儿的长牙时间就必须要先扣除早产时间 。低重儿也可能会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 。
3.3、系统性疾病
包括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需要通过酬谢检查才能确定病因 。
3.4、外伤和感染
乳牙出现高低不一,可能是牙齿受过外力撞击,导致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粘连) 。

小孩长牙齿的顺序
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
小孩长牙齿的注意事项
1、牙胶用起来
出牙期的宝宝很喜欢咬东西,有时候还会咬人,为了避免宝宝抓咬不卫生不安全的物品,此时妈妈们必须要为宝宝添置牙胶,牙胶多数是由硅胶制成,除了舒缓宝宝出牙时的不适感、增加安全感,还可以锻炼宝宝嚼、咬的动作,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成长 。
2、口水巾不能少
出牙齿期的宝宝还喜欢流口水,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出牙的时候刺激了牙龈神经,引起了唾液腺分泌的增加,加上年幼的宝宝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口水自然会嘀嗒的流下,这时候给宝宝准备口水巾或者是围兜,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状况 。
3、口腔清洁很重要
宝宝的牙齿快要萌出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每次喂食后,将宝宝抱住,让他头稍微后仰,然后将消毒纱布缠绕在食指上,再蘸上温白开水,将他的舌头及牙龈处的食物残渣擦拭干净 。

小孩长牙齿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