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副作用


太子参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太子参的副作用
1、太子参有什么副作用
太子参具有气阴双补的作用,用于治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稍有活动就汗出较多,面色较红、夜间汗出较多,心烦、口干咽燥等症状 。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剂量用到60g即可 。本品尚未见到明显的副作用,但没必要超过60g,避免浪费药材 。
太子参性寒,长期过量吃会体质虚弱,脾胃虚弱;不适合吃是本来就体质虚寒或者还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的,长期吃太子只会加重病情 。

太子参十分滋补,药性平稳,副作用小,但不代表可以长期吃 。太子参能不能长期吃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中药本来就是需要辩证论治的,想要长期服用的人需要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情况,用法用量都要注意的 。
太子参属于保健食品的一种,它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但是在进食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过量以免补得太过而引起上火 。
2、什么是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白色,稍带灰黄 。茎直立,单生,被2列短毛 。茎下部叶常1-2对,叶片倒披针形,顶端钝尖,基部渐狭呈长柄状,上部叶2-3对,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6厘米 。太子参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太子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经 。体润性和、补气生津 。
3、太子参有什么功效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小编推荐: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 。能益气生津 。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 。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与人参不同科属,功效虽似人参,但药力薄弱,须大剂量持续服用,才能见效 。小编推荐:子参和当归吃会上火吗太子参有健脾润肺,补血补气,养心安神的作用 。比较适合劳动强度大,疲劳无力,情绪压抑的工作者或者学生吃,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弱,肝火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的情况 。
凡脾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若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若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益气生津之功;若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又当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合用,以益气养阴安神;若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 。
吃太子参要注意什么
1、太子参可以内服,煎成汤服用,用量为10到30克 。
2、太子参不宜与藜芦一同食用 。
3、太子参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 。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
4、太子参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
5、在选择太子参时要注意看有无须根,一般好的太子参是没有须根的,而后是要选择肥润的,而且颜色呈现出黄白色,粉性,有微微的人生气味的为宜 。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肥厚的,一般是没有根须的是比较好的,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小常识 。
6、太小的孩子由于各种器官功能还不是很完善,食用这些滋补药会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如果要进食太子参这类滋补药,一定要适量适当进食 。
太子参怎么吃好
1、太子参煮鹌鹑
太子参30g,玉竹10g,鹌鹑2只 。将三者洗净,用水煮熟,加味精、食盐调味 。饮汤吃肉 。以太子参、鹌鹑补脾益气,玉竹益胃养阴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致之症 。
2、太子沙参粥
太子参、北沙参、枇杷叶各10g,粳米120g 。北沙参、枇杷叶煎水取汁,放入太子参、粳米煮成稀粥 。以白糖调味吃 。以太子参、北沙参养阴润燥,以枇杷叶清热化痰、止咳 。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 。
3、太子参炖鸡
【太子参的副作用】将鸡肉去肥油,洗净切块,太子参、山药、生姜均洗净 。把全部配方一齐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隔水炖1-2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太子参能补气生津;山药能补气生津;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 。三药合用,有益气强体之功效 。

太子参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