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哮喘的关键是预防


控制哮喘的关键是预防

文章插图
导读: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 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中医学的哮喘是广义的,它泛指呼吸喘急 , 历代医书对本病的论述和记载很多,《内经》有 喘鸣、喘喝之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并有“咳而上气 , 喉中水鸡声”的记载;古代朱丹溪《症因脉治》首创哮喘之名,后世医家又将哮和喘分而为二,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 。”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 , 哮证必兼喘 , 而喘证不必兼哮 。这样区别对辨证论治有一定意义,但临床上喘和哮常不易区别,即使同一病人也可发作轻时似喘,而发作加重时则成哮 。
哮喘的主要病理环节是宿疾内伏,亦因感受外邪或其它因素而诱发,元代朱丹溪《症因脉治》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 。导致宿疾内伏的原因大凡有以下几种:寒邪伤肺痰饮内停气道;有饮食不当,酸甘肥太过,酿痰蒸热 , 上干于肺;有脾肾阳虚 , 气不化津,痰浊壅肺等原因 。但造成哮喘发病必定兼有各种诱因,如风寒、饮食、情感、劳倦等引发其痰,以致痰气交阻,痰道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肺气升降不利,而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同时气体的出入 , 又复引触停积之痰,产生哮鸣之声 。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指出:“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音,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 , 搏击有声 , 发为哮病 。”扼要地说明了壅塞之气,非时之感,胶固之痰为哮喘发作的三大主要环节 。
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病理变化的主要脏器以肺为主,涉及脾、肾,后期累及心脏 。因此,哮喘一证,大多病在肺,以邪实为主,久病及肾,正气不足 。但本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上常常出现肺、脾、肾三脏俱虚的现象,病人再感受诱因,新邪引动伏饮,痰气交阻,上壅于肺,以致哮喘发作时表现为邪实正虚的错杂现象 。
哮喘分类
生活中常可见到男女老少都会患哮喘病,喘的表现虽然大同小异,但哮喘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哮喘有以下几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多数在年幼或青年时发?。⒃诖呵锛净蛴龊狈⒆?。哮喘发作时来去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如同正常人一样 。但如反复发作,不能缓解,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
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除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长期咳嗽、咳痰外;还伴有明显的喘息,并多在呼吸道感染时加重 。通常在寒冷季节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数 。这种病若控制不好,晚期往往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
支气管肺癌:当癌瘤堵塞大支气管时,也可引起喘息 。病人呼气、吸气时均感到困难 。以上几种哮喘都是支气管或肺部的疾病所引起,称为肺源性哮喘 。
心源性哮喘:病人通常有冠心?。?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或高血压病,出现左心衰竭,造成肺部瘀血、气体交换障碍,发生哮喘 。这种喘息常在夜间发作,多在睡熟后1、2小时突然发生呼吸困难 。病人因胸闷气憋而突然惊醒,被迫坐起来喘气、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多数病人坐起来后 , 喘息就减轻 , 这个过程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职业性哮喘:就是说哮喘与某些职业有关,例如工作中接触某些化学或金属化合物,引起哮喘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与某种特定物质接触或在某些特定环境里,可引起本病发作,一旦脱离接触,症状就消失了 。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结合我国哮喘防治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会钟南山在“世界哮喘日”前夕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 , 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 , 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在中国,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 。
现将近几年来哮喘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概括如下 。
(一)气道炎症学说
该学说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 。由嗜酸细胞(起关键作用)、肥大细胞(起始动作用)和淋巴细胞(起调节作用 , 尤其是Th2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症状 。
该理论不仅阐明了气道高反应性和临床哮喘症状形成的病理基础,解释了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分期哮喘的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也给哮喘病的治疗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由过去仅仅重视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缓解哮喘症状,到现在既重视缓解哮喘症状,更重视抑制气道变态反应炎症 。
(二)药物分类
1.解痉平喘类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直接松驰气道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因此运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 。
2.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和茶碱药物等 。
(三)常用吸入气雾剂
1.根据呼吸道的解剖学、药代动力学和气流动力学的特点 , 吸入疗法被推荐为防治慢性哮喘最好的给药方法 。
吸入疗法的优点:
(1)作用迅速;
【控制哮喘的关键是预防】(2)用药量小;

控制哮喘的关键是预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